“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云南是民族眾多的省份之一。在長年的茶事活動中,各自形成了各民族的品飲方式。那么藏族茶飲有何特色呢?
藏族主要分布于中國的青藏高原,和與之相鄰的甘肅、四川、云南的高原地帶。云南的藏族人口很多,主要聚居在迪慶藏族自治州,少數散居在麗江、貢山、永勝等地。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云南藏語有中甸、東旺和德欽等方言的差別,都適用藏文。
藏歷正月元旦是藏族人最重要的節日;四月十五日相傳為釋迦牟尼成佛和文成公主進藏的日子,民間有各種紀念活動。藏族人普遍信仰喇嘛教。十月二十五日為喇嘛教之黃教創始人宗喀巴逝世紀念日,寺院僧尼誦經集會紀念。
黃教實行活佛轉世制度,前一世活佛圓寂后,通過占卜查訪,選定一名幼童作為活佛轉世。
藏族男著褲,女著裙,外著長袖肥腰圓領、向右開襟系帶的藏袍,內衣袖長襟短。
藏族的飲食以小麥為主糧,其次還有玉米和豌豆。日常主食是糌粑,牛、羊肉和奶制品。吃糌粑時加上茶、酥油和奶渣。糌粑是將青稞或豆類曬干、炒熟,磨成粉;吃之前把粉放在碗里,加上酥油茶,用手不斷地攪勻,最后捏成團。吃時用手不斷地在碗里攪捏,團成一團。
藏民常年居住在高原山區,氣候寒冷干燥,水果蔬菜缺少,食品又多葷腥,人體不可缺少的許多營養,特別是維生素類的營養物質,主要靠茶來補充,并借助它來解渴、消食、除膩。故藏民把茶看作同其他主食一樣,不可一日或缺。
藏民喝茶,不喜沏泡,而崇尚熬煮,有的用鍋熬,有的用壺煮,還有的用罐煨。藏民偏愛湯濃味醇的緊壓茶類,一般選用的是四川雅安附近所產的康磚和金尖,湖南的黑茶和老青茶,以及云南的緊壓茶等。
藏民喝茶的方法有多種,以清水加茶葉熬(或煮、或煨)成的茶稱之為清茶。藏民除常飲清茶之外,還常把清茶再制成奶茶、酥油茶。藏民在接待尊貴客人時,總是以獻酥油茶來表示敬意的。
據說,藏族飲酥油茶的風俗習慣,還應歸功于文成公主。文成公主人藏時,帶去了內地的茶葉,提倡飲茶,而且親制奶酪和酥油,創制了酥油茶,賞賜大臣,自此敬酥油茶便成了賜臣敬客的隆重禮節,并由此傳播到民間。酥油茶又和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緊密相連。傳說在很久以前,一河之隔的兩座山上,一對男女青年在放牧中遙相歌唱結成了同心,男的叫文頓巴,女的叫美梅措。他倆的相愛遭到了姑娘主人、一個兇惡的女土司的反對,她指使打手們用毒箭射死了年輕英俊的文頓巴。
善良的美梅措悲痛萬分,在焚燒文頓巴尸體的時候,她沖到文頓巴身邊一起化為灰燼。狠毒的女土司知道后,又下令設法把他倆的骨灰分開埋葬。可是第二年在埋骨灰的地方長出了兩棵樹,枝椏相抱,象征著他倆永恒的愛情。女土司得知之后,又生毒計,命人將樹砍斷。于是,他們又變成一對比翼雙飛的鳥兒,一個乘祥云來到藏北羌塘變為白花花的鹽,一個騰云霧飛到“西藏江南”變為嫩綠的茶林。每當人們捧起酥油茶的時候,便想起了這對生死不離的情侶。
酥油茶的制作原料,除了茶葉之外,還有酥油、鹽巴和各種作料,如核桃泥、芝麻粉、花生仁、瓜子仁和松子仁等。作料可根據不同的愛好或飲者的口味有所選擇或增減。
藏民家中都備有一個專門打酥油茶的用黃銅箍的茶桶,其直徑8厘米,高120厘米,用于上下舂打的拉桿(一種特制的木質攪拌器、形似細木棍)長140厘米。
制作酥油茶時,先把茶葉搗碎,倒人茶壺,煮沸半小時;同時,把 100克酥油、5克精鹽、少許牛奶倒進干凈的茶桶內,根據需要配好的其他作料,如核桃泥、芝麻粉等,也在此時一起放人。待茶水(約2.3千克左右)熬好后,即倒人。接著,用拉桿上下來回有節奏地舂打幾十下(約5分鐘),再放進酥油50克,再繼續舂打 1-2分鐘。最初舂打時,茶桶里會發出“伊啊、伊啊”的聲音,直到聲音變成“嚓伊、嚓伊”時,酥油、茶、鹽及其他作料已混為一體,即成。酥油茶打好以后,全部倒進茶壺內加熱1分鐘左右即可,但不可煮沸,以免茶油分離,這樣的酥油茶就不好喝了。倒茶飲用時,有時還要輕輕搖晃幾下茶壺,使水、乳、茶、油交融,滋味就更香美可口。
喝酥油茶時使用的茶具是十分精美的。煮茶用的有銀壺、銅壺、鋁壺、瓷鐵彩花壺等。壺的頸腹部的圖案花紋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壺嘴、壺把的造型美觀別致。茶碗為木質或瓷質的,并用銀或銅鑲嵌。幾乎件件茶具都是令人喜愛的民間工藝品。
酥油茶,藏語稱“甲脈兒”。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肅、四川及云南等藏族地區。藏民早晨必定要喝上幾碗,才去勞動或工作。酥油茶也是藏民必備的待客飲料。
喝酥油茶有一定的禮節(俗稱“規矩”)。主婦先把裝有糌粑的木盒(或精美的竹盒)放在桌子中間,每人面前放好茶碗。主人依次為客人倒酥油茶,熱情地喊著“甲通、甲通”,意即請喝茶。客人邊喝酥油茶,邊用手指拈起糌粑,丟入口中。酥油茶濃澀帶咸,油香醇美,風味獨特。主人請喝酥油茶,一般是邊喝邊添,不一口喝完,否則與當地的風俗相悖,被視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舉動。通常第一碗應留下些許,意思是還想再喝一碗,以表示主人手藝不凡。如果喝了第二、三碗后,不想再喝了,待主人再次添滿后,或客人在辭行時,應一飲而盡,這樣才符合藏族的習慣和禮貌。
敬酥油茶是藏族最鄭重的禮節之一。在重大節日,或重要貴賓或代表團來訪時,藏族就是用獻酥油茶的隆重儀式接待的。
酥油茶也是迪慶高原藏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品。藏族甚至認為一天不喝茶就不舒服,幾天不喝就像害病一樣難受;一天不吃飯可以,一天不喝茶不行。迪慶地區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先把磚茶在鍋里或壺里煮沸煮透,茶水呈咖啡色后濾出茶渣,再把茶水倒人茶桶,與酥油、食鹽一起攪拌,使水油交融,然后倒人茶壺中燒沸后飲用。藏族喝酥油茶的碗十分講究,有的人家用銀碗,有的人家用銀鑲木碗。銀白色的碗里盛滿熱氣騰騰的微黃色酥油茶,香味四溢,誘人欲飲。
酥油茶香醇味美,營養豐富,有御寒之功效。藏族日常喝咸味酥油茶,偶爾喝甜茶。富裕的人家常常在茶水中再加牛奶、核桃仁等,這樣營養價值更高。納西族、普米族、怒族、彝族等滇西北高寒地區的民族也有喝酥油茶的習俗。怒族稱酥油茶為“恰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