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買茶葉不說“買茶葉”,說“抓”茶葉。
老熟人在街上碰見了。問:“上街了您?”答:“沒事兒,溜達了溜達。”見對方手里提著個紙包兒,問:“您這是買的什么?”答:“咳,順道兒!抓了二兩高末兒。”
高末兒,就是高級茶葉篩出來的碎末。好茶葉太貴,還喝不慣差的,就喝高末兒。高末兒味兒不減,可價碼兒比高級茶葉便宜多了。
抓茶葉的“抓”,源于買茶葉時,賣者用手抓起茶葉放進秤里,并不是說買茶的去抓。用售貨動作表示買的,還有中藥。去藥鋪買中藥不叫“買藥”,得叫“抓藥”。因為柜臺里邊的伙計,按照藥方子,拉開藥匣子,往戥子里抓齊各味藥。
老北京,這樣的說法不多。有時為了表示隨便買的,也用賣者的動作表示到手。如:見著對方手里拿著卷兒布,問:“買布去了?”答:“撕二尺紅布,給妞子做個兜肚。”這里的“撕”也是賣布的動作。老北京布鋪賣布,量好尺寸再有意讓出一兩寸,捏住嘍用剪子鉸個口兒,猛地一撕。
老北京,還用“抓茶葉”罵人。如:一方評價一個人:“那人可真老實!”旁邊的搭腔:“敢情!老實得都抓茶葉啦!”
由于抓茶葉的手勢,中指先高抬,其它四個手指邊動邊往一起湊,樣子同形容王八爬差不多。說一個人“抓茶葉”,等于在說其老婆有外遇,戴了綠帽子。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