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貢茶精細之風與對貢茶的消費熱潮并長,并極度刺激了社會對高檔茶的消費,受賜小團、密云龍者,往往感到是一種榮耀,如歐陽修曾與其他三人一起受賜一塊小龍團茶,專寫了《龍茶錄后序》一文記敘此事。那些未得如此高檔賜茶的人,則會向自己獲賜的親知討要。茶有盡而討要無涯,弄得受賜者不勝其擾。而那些皇親國戚,則干脆向帝后討要,所謂“戚里貴近,丐賜尤繁”,以至宣太后一日感嘆道:“令建州今后不得造密云龍,受他人煎炒不得也。出來道我要密云龍,不要團茶,揀好茶吃了,生得甚意智?”這樣的話傳出后,反而更加重了人們對密云龍的興趣。“由是密云龍之名益著”。
對貢茶的消費,最初只有在宋境內才有。但是熙寧(1068-1077)年間,“有貴公子使虜,廣貯團茶,自爾虜人非團茶不納也”。
此外,“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層社會對貢茶消費的熱情加劇了民間對茶葉的消費,茶館、茶肆遍布南北眾多的城市之中。民間日益擴大的飲茶活動,使得節日飲食和一些民俗如婚俗中都烙上了茶的身影。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