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集,源自于古代,專指文人雅士吟詠詩文,議論學問的集會,現場有琴、棋、書、畫、茶、酒、香、花。雅集指的是中國古代文人雅士聚在一起通過焚香、掛畫、瓶供、吟詠、撫琴、禮茶等藝術形式陶冶情操的小型聚會。
茶葉也遍是這樣很早進入文人集會中,茶會最早萌芽于兩晉南北朝,興起于唐朝,現在業界茶會形式多樣,有“無我茶會”“四序茶會”“曲水茶宴”等,這篇我們就看看歷史比較出名的雅集,當時茶雖雖不是重點,但卻在歷史上甚是出名。
1.梁苑之游
主辦:梁孝王劉武
嘉賓:鄒陽、嚴忌、枚乘、司馬相如、公孫詭、羊勝等
時間:西漢,距今約2200年
地點:現河南省商丘市梁園
西漢很多王侯熱衷于延攬文士,猶以梁孝王劉武最為著名。劉武為漢景帝胞弟,最為竇太后疼愛,“居天下膏腴地。府庫金錢且百巨萬,珠玉寶器多于京師”。他修筑的東苑方圓三百余里,交游的文人就常到這里相聚,史稱梁苑之游。西漢著名的文學作品如枚乘的《柳賦》、路喬如的《鶴賦》、公孫詭《文鹿賦》、鄒陽《酒賦》、公孫乘《月賦》、羊勝《屏風賦》、鄒陽《幾賦》、司馬相如的《子虛賦》等都是在梁苑完成的。孟浩然一句詩描述梁苑之游的規模:“冠蓋趨梁苑,江湘失楚材”。
2.蘭亭集會
主辦:王羲之
嘉賓:謝安、孫綽、王凝之、王徽之等
時間:晉穆帝永和九年,距今約1660年
地點:現浙江省紹興城西南蘭渚山下
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在會稽山陰之蘭亭,組織者為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參加者有著名文士謝安、孫綽、王凝之、王徽之等四十一人,“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把大家所作的詩匯集在一起,乘興揮毫,寫下文辭與書法并絕的千古名作《蘭亭集序》,成為中國書法史上最有名氣的經典之作,蘭亭集會也因此成為雅集史上的傳奇。
3.滕王閣宴
主辦:閻伯嶼(時任洪州牧)
嘉賓:王勃等
時間:唐高宗上元二年,距今約1300年
地點: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
滕王閣是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修建的,李元嬰是唐高祖李淵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很有藝術才情。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洪州牧閻伯嶼于九月九日大會賓客,讓其婿吳子章作序以彰其名,在場文人很多,都假意謙讓,王勃卻提筆就作。閻伯嶼初以“更衣”為名憤然離席,后來聽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大驚“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出來站在王勃身邊觀看他寫完此序,并請上席,極歡而罷。
4.西園雅集
主辦:駙馬都尉王詵
嘉賓: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公麟、米芾、蔡肇等
時間:北宋元豐年間,距今約1000年
地點:據考證在河南省開封市
北宋元豐年間,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儀、鄭嘉會、張耒、王欽臣、劉涇、晁補之以及僧人圓通、道士陳碧虛等人在同是文人的駙馬都尉王詵府邸西園進行了一場聚會,成為一時之盛況。李公麟作了《西園雅集圖》,米芾作《西園雅集圖記》以記其盛,此次聚會因此成為令后世文人墨客欽羨追慕不已的佳話。
5.玉山雅集
主辦:顧瑛、楊維楨
嘉賓:黃公望、倪瓚、王蒙、張渥、王冕、趙元等
時間:元末,距今約600年
地點:江蘇省昆山市巴城鎮
元末昆山人顧瑛召集、楊維楨主盟的玉山雅集,前后持續二十年,參與其中的文學家與藝術家多達三百余人,名流如云。《草堂雅集》中所收的唱詠的詩人達到80人之多,繪畫中的元四家黃公望、倪瓚、王蒙三家先后都出入過玉山草堂,元末江南文人畫家中的重要代表張渥、王冕、趙元都留下過詩書畫合壁的佳作,元詩中至正年間的詩作,多數寫于“玉山佳處”。怪不得后世史書記載稱:“元季知名之士,列其間者十之八九……其賓客之佳,文詞之富,則未有過于是集者……文采風流,照映一世,數百年后,猶想見之”。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