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說的普洱茶中的馬蹄不是駿馬腳上的蹄子,是普洱茶的梗,也是茶梗的硬化。春季,尤其是明前,雨水較少,嫩芽生長緩慢,牙頸短,茶農們在采摘時候就會用指甲去掐,這樣就很可能的造成采老情況,做成干茶后就形成了像馬蹄子一樣的茶梗,所以就叫做“馬蹄”。
春茶時,有時候茶友們也會用馬蹄來辨別是不是春茶,馬蹄不是鑒定春茶的標志,只是辨別是不是春茶的輔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辨別春茶還是要憑口感的,之所以會出現馬蹄,一是雨水較少,二是采摘不當。所以夏季雨水充沛時茶葉生長快,馬蹄較少。秋季的云南雨水也比較多,所以馬蹄也比較少。
少量馬蹄不會影響口感,多的話就不好了,馬蹄還不等同于螃蟹腳,因為螃蟹腳是老茶樹上的一種寄生物。
馬蹄能夠增加茶葉重量,春茶產茶量本來就少,在加上古樹茶每棵樹產茶量也少,所以,這樣無形之中就增產。馬蹄采多的話也會對古茶樹帶來一定影響,把茶梗掐斷本來就是對樹的一種創傷!
馬蹄是否是區分臺地與古樹的一種標志:因為臺地茶便于管理,澆水施肥比較方便,所以相對古樹而言茶葉生長較快;而古樹則主要生長于大森林或者原始森林里面,不便于管理,主要吸取自然之精華,所以茶葉生長相對緩慢。相對而言古樹的馬蹄較多,但是不能用馬蹄的多少就辨別是古樹還是臺地,辨別古樹和臺地主要還是口感,湯色等綜合因素。
(責任編輯: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