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普洱茶都被歸類到黑茶的范圍中,在安徽農大出的陳椽教授的《制茶學》一書中即作此分類。但是,業內對此存在異議。近年來,學界逐漸達成一種共識,把普洱茶從六大茶類中獨立出來,自成一個茶類。今天小編就來簡單討論一下為什么普洱茶能夠自成一派。
普洱茶是黑茶嗎?簡談普洱茶與黑茶區別
普洱茶與黑茶存在較大區別
1、加工工藝不同
普洱茶的加工與黑茶的加工有質的區別。黑茶加工過程中鮮葉至成品的是連續完成的。原料嫩度不同,加工的時間長短不一。普洱茶加工雖然屬于后發酵,原料基礎不同,鮮葉至成品是間斷的過程,云南普洱茶的前身是綠茶中的曬青。因此,普洱茶工藝不是黑茶工藝。如果把普洱茶連續的來看,它則是區別于現有六大茶類的另一類茶。
2、加工工藝原料和方法不同
從原料來年,黑茶加工的初級原料是中小葉種,普洱茶則不同,其原料是云南大葉種加工的曬青綠茶,從發酵的濕度來看,黑茶加工濕度是鮮葉本身水分殺青剩余的部分,堆濕一部分來源于殺青后的殘余溫度。另一部分由微生物生命活動代謝產生。普洱茶加工是人工加濕,潮水量是產生溫度高低和速度快慢的重要指標。適度潮水渥堆及微生物自然接種是品質形成的關鍵環節。
3、加工工藝化學不同
由于黑茶加工的原料是中小葉種,其內含物質相對較低,尤其是有效化學成分含量少,即咖啡堿、茶多酚、茶多糖等有益成分,微生物作用時間短,有益成分的轉化相對少,且黑茶原料化學成分未受光的作用,因此沒有光化學的參與。
普洱茶則不同,云南大葉種內含物質豐富,尤其是茶多酚、茶多糖等成分是構成云南普洱茶有效物質。與普洱茶醇厚、甘滑等品質特點相關,同時,普洱茶品質的形成除茶樹品種外,直接受光化學和有益微生物的作用,這也是普洱茶品質形成與黑茶不同的關鍵點。
同時,根據《中國茶葉大詞典》對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類的定義,基本茶類是茶鮮葉經過不同制造過程形成的不同品質成品茶的類別。再加工茶類是以基本茶類的茶葉原料經再加工而形成的茶葉產品。普洱茶是以基本茶類中的曬青綠茶為原料,經過渥堆后發酵而形成的再加工產品,因此,不能歸于黑茶類。
4、 普洱茶的歷史更為悠久
從茶類發展的先后看,普洱茶最早見于文獻記載的是唐朝樊綽撰的《蠻書》,距今一千多年,起始年代更早。而黑茶起源于11世紀前后的宋代,普洱茶在前,黑茶在后,按照茶類發展的先后來看,普洱茶也不能列入黑茶類。由此可見,普洱茶與黑茶之間從本質到類別都有不小的區別。
普洱茶已自成一派
只有符合以下五點才能被稱之為普洱茶:
1.產地:只能是云南境內的一定區域;
2.樹種:只能是云南大葉種;
3.原料:只能是曬青毛茶;
4.工藝:必須經過一定程度的發酵;
普洱茶渥堆工藝
5.水浸出物: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必須達到或超過38%。
普洱茶可以分為傳統普洱茶和現代普洱茶兩類。傳統普洱茶是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經過緩慢的自然后發酵得到的各種產品的統稱;現代普洱茶是在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的基礎上,經人工渥堆發酵,再加工成的各種散茶和緊壓茶。
普洱茶的形制較多,有散茶、沱茶、餅茶、磚茶等。好的普洱茶,條索肥壯,湯色透亮,入口醇厚回甘,生津迅速。普洱茶還具備"越陳越香"的品質,在選料、工藝、倉儲條件都比較優良的情況下,年份越老的普洱茶,品飲起來更有一番滋味。
普洱茶屬不屬于黑茶爭議很大,直到2006年出來的云南省地方行業標準里,把普洱茶定義為云南一定區域內大葉種茶制成的緊壓茶及散茶,算是在業內達成共識——即普洱茶是一特種茶,不屬于任何一種茶類。至2017年7月份,普洱茶地理標識下來后,這種說法就更加有根據了。在國家進出口商品目錄中也是將它放在特種茶類里的。
所以說普洱茶是一種特殊茶,和黑茶有相似之處但不屬于黑茶。
(責任編輯: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