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可以很復雜,也可以很簡單。
復雜時,你需要偶遇一個美好的心情,于是沐浴、焚香、拿出自己最喜歡的茶,選擇自己中意的茶具,你拿捏沖泡時間、投茶量,小心沖泡手法,讓這杯茶彰顯它最大的美,你安安靜靜地沖泡一杯茶,并虔誠地與人分享。
簡單時,我們拿一個礦泉水瓶子,丟一點茶葉,喝下去也感覺簡直如美妙無比。
孰是孰非?其實并無是非。
茶只是一種飲料。
它可以是一種飲料與文化的結合體,茶具、環境、投茶量、用水、時間、沖泡技法,甚至你的心情,他們都影響了茶湯的滋味。
而更多時候,我們更加愿意它是一種日常的健康飲品,簡簡單單品飲。可如此好茶,畢竟不能負它,這時,我們需要一種簡單便捷的方法。那這就是今天的主題:泡茶三要素——投茶量、水溫、沖泡時間。
投茶量:茶與水的比例
一般綠茶、紅茶、普洱等在1:50左右,即5g茶可用250ml水來沖泡;烏龍茶茶水比在1:30左右。如此的比例,是大家琢磨的結果,并無定例,人多時可放些,人少反之。此外,大家還有“細茶粗吃,粗茶細吃”的說法,細嫩的茶內含物少,適量多放,粗老茶適量少放。
水溫:泡茶時的水溫
一般高級細嫩茶如名優綠茶、細嫩紅茶、白茶等,水溫最好在80-95度。細嫩的茶葉如西湖龍井、碧螺春、舒城小蘭花、祁紅等水溫大概在85度,而一些白茶如白毫銀針、白牡丹,或者大宗的綠茶、紅茶,可在90度左右。具體溫度大家其實并不會去量,但你不斷的比較和感受,同樣能夠給你帶來樂趣。
制作原料相對粗老的茶葉如普洱茶、烏龍茶等,可用100度水沖泡。
泡茶時間:茶與水接觸的時間
大部分的紅茶、普洱茶、烏龍茶等茶湯析出較快的茶葉,一個常見的沖泡時間是10秒。其中普洱茶、烏龍茶第一泡會涉及到快速洗茶,發揮茶葉香氣的過程。
而一些大部分綠茶、以及白茶,往往會涉及到茶葉浸潤的過程,一般茶葉浸潤后,大概沖泡30秒,味道較佳。
此外,一般泡茶還會有沖泡次數越多,沖泡時間越長的原則,且尤以烏龍茶為甚。因為后面沖泡茶湯會變淡,所以要適當延長沖泡時間,獲得相對一致口感。
如上,就是泡茶最最核心的三個問題。因為很難具體到某種茶,所以多少有些一刀切,具體時間大家可自行拿捏。此外,泡茶用具對茶葉滋味影響也較大,大家不妨根據條件,使用蓋碗或者是飄逸杯,這兩大茶具適應范圍廣,簡單實用。實在沒辦法,你不妨準備兩支杯子,時間到了,左杯子倒右杯子,也是一種選擇。
我們想把喝茶簡單化,可看起來可能依然有些復雜。你說,這樣喝復雜么?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