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蹉跎,人生幾何?我不知道這清淺的時光中蘊藏著多少悲歡離合,喜樂憂傷。此刻,天空晴暖,只愿一曲高歌,一杯清茶,便可了卻所有的輕狂惆悵,讓心自在安然。
--題記
1、樂音纏繞
“遠方的山邊有一朵白云,白云的深處流著一條小溪,小溪的里面住著一條金魚,金魚的每天都是游來游去。小溪的隔壁有一座廟宇,廟宇的大堂擺著一個神幾,神幾的上面住著一條木魚,木魚的每天總是敲來敲去……”當這首音樂響起的時候,我的心也變得安穩平靜,我們的人生就像金魚木魚,永遠搞不清別人的生活,當一天和尚就要撞一天鐘,所以各自繼續著自己的夢。
明天的幸福總要靠今天修,風花雪月要看透,才能解脫。窗外鳥聲清脆,不知悲愁,香樟樹依然繁茂,在這個蕭瑟的冬天。雖然梧桐葉落了。柳樹枝光禿了,銀杏也鋼絲般的矗立著,可是絲毫不影響香樟的歡樂。漫步在這一片蔥蘢里,即使冬天再冷,又能怎樣?放佛就是春天,就像冰冷的物件,若有了人的感情,就會不再冰冷。
莊子鼓盆而歌,誰規定死亡就該哭泣呢?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風景就不同,心態不同,生出的想法也就不同。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那是因為他不懂絕處逢生的道理,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當山窮水盡的時候,也許也就柳暗花明了。
奏一曲歲月離歌,和著生命的律動,讓昨天跟著歷史走向塵封,相見不如懷念,一切順其自然,讓一切遵循歲月的尺度去奔赴自己的命運。所要做的,就是隨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聽一段音樂,品憶時光地流動,歲月靜好,只需一顆平常心。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高興時就盡情的高興,不高興時大哭又有何妨?人生一世,不過百年,修的是一種心態,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碧空云卷云舒。音樂纏繞,心安便可。
2、茶韻幽香“我爺爺小的時候,常在這里玩耍,高高的前門,放佛挨著我的家,一蓬衰草,幾聲蛐蛐兒叫,伴隨他度過了那灰色的年華,吃一串冰糖葫蘆就算過節,他一日那三餐,窩頭咸菜么就著一口大碗兒茶……”茶作為文化的一種重要元素,已經傳承了千年,不再是簡單的飲料,而具有厚重的底蘊。
品茶,更成為了一種習俗,到了今天,各種繁復的工藝更是讓人眼花繚亂。簡單也好,復雜也罷,茶已經與人們的生活深深結緣,更代表了一個人的品味,甚至還有久遠年代的追憶和懷想,就像這首歌曲《前門情思大碗茶》。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蘇軾用這樣的詩句描寫自己的感受。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米油鹽醬醋茶,茶,已經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茶館、茶樓更成為現代人休閑生活的地方,甚至家里來了客人,都會泡一杯茶水以示尊敬。
看著窗外燦爛的陽光,冬日的低溫下,泡一杯暖茶,嗅著濃濃的茶香,于細密的文字里搜尋內心的寧靜,讀書、品茶、曬太陽,人生變得愜意而安然。細小的茶葉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幾經浮沉,暈染出濃郁的芳香。就像人生的潮起潮落,摸爬滾打,久經歷練方能成就榮耀,歲月往復,經歷磨難,方顯世態炎涼。
品茶憶人生,茶,汲取天地之精華,方才成就了自身的高貴。人生在世,上乘天恩雨露,下披世間冷暖,在往復的歷練中,鍛造出不一樣的自己。每一種茶代表著不一樣的品性,就像每一個人有著不一樣的特色。
唐寅詩云,春風修禊憶江南,灑榼茶爐共一擔;文征明曰,寒燈新茗月同煎,淺甌吹雪試新茶;鄭板橋則在一副對聯中寫道:坐,請坐,請上座;茶,上茶,上好茶。而關于茶的詩和見解更是不勝枚舉。
人生如茶,有苦澀,可回甘。讓我們在流年中細細品味,品味那一杯茶韻的幽香。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