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如茶,如果你足夠專注地去品飲眼前這一杯茶,那么這個世界除了它,一切都是虛幻的。像攝影里為了突出主體的背景虛化。只看見做為主體的那杯茶,背景什么的都被虛化掉,成了模模糊糊的影子。如果你在專注的品飲一杯茶,那么手中搖一把折扇也是多余的。
茶是廣博而真實的。真實,是因為茶可以看見,可以聞見,可以觸及,可以品嘗,可以感覺,可以體會。與佛家說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剛好契合。也許你要說:茶與耳無關,茶的世界是安靜的,是聽不見的無聲的世界。那么,你錯了。如果你足夠專注,茶是可以聽見的。投茶、注水、分茶、入口、品飲、吞咽,伴隨這一系列的動作,茶是可以用耳朵來分辨的。而之所以說茶的世界是安靜的,是因為你的內心必須是安靜的,你才可以用耳朵來感受茶的存在。心亂如麻的你,眉頭緊鎖的你,如何聽茶?如何回味?如何感悟?如何體會?一杯茶真實得無法更真實,可是你如果專注于自己的心靈瑣事,茶在你面前,你也可能視而不見。茶在你耳邊,你也可能充耳不聞,茶在你口中,你也可能飲而不識其滋味。
茶的真實是因為神農氏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自那時起被發現,經歷了煮茶法、煎茶法、泡茶法,直到現今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都是有史可尋,有文獻記載的。文字記載了什么?記載了歷史、文化、演變和發展。所以文字是一種傳承和發揚。世界發展到今天,人類文明進步至現在,一切都在虛虛實實中演變著。我們并沒有給茶下一個定論,也無法給這么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歷史下一個定論。我們知道茶是在變化和發展著,成長和改變著的。正因為茶不是千篇一律的,正因為茶的千變萬化,正因為茶從被發現至今,一直在成長、改變、發展,正因為茶的世界未來的發展和方向不是唯一的和確定的,而是帶著神秘的未知色彩的,茶才如此真實而鮮活。
茶的真實體現在它對水和器的選擇上。人們常說“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好茶是為了好水而生的,好水是為了好茶而生的。如果說茶選擇水是為了更純正的茶滋味,那么茶選擇器是在為了尋求不同的茶滋味時,滿足人們審美的觀念,是一種感官上的藝術享受,進而更加深了品茶的人在精神上的感受和體悟,最終提高了品茶的人在心境上以及品茶的意境上的更高的追求、更美的享受、更深的感悟。一道茶選擇了某種水和某個器皿,在某一個人的手中,這道茶才有了只屬于自己的唯一的滋味。這道茶從此就有了自己的個性,它因此變得更真實而又更完整。這世界上沒有哪一道茶是最完美的,茶師在泡每一道茶時的心一定是追求完美的,可是這個泡茶過程一定會有這里或那里做得不夠完美,所以泡好的這道茶只能是近似完美的。正因為這道有著某種缺陷的茶,我們才能更深的感受到茶的真實。一種不完美的真實。
茶的真實還體現在愛茶的人心中。茶本身沒有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因為有人,有愛茶之人對茶的喜愛,嗜茶之人對茶的嗜好,茶才因此被人賦予了感情色彩。敬茶迎客,端茶送客。元明時,“茶禮”幾乎為婚姻的代名詞。女子受聘茶禮稱“吃茶”。清朝時,還有“好女不吃兩家茶”的說法。還有“交杯茶”、“和合茶”的說法,以及“謝恩茶”、“認親茶”的儀式。還有“以茶代酒”的說法,還有提倡節儉的“以茶為祭”,和以請喝茶代替喝酒吃飯的養廉方式。這些都體現了人們對茶的理解和喜愛。茶,也以各種各樣的存在形式體現了它的真實。
茶,是如此真實又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