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茶的原生,是起始于中國還是印度,各國學者考證不一,立論不一。根據世理,中國說是中國,印度說是印度。有一個傳說大概可以化解兩國關于茶源一事的恩怨,那就是達摩祖師坐禪化茶的故事。
菩提達摩,禪宗第二十八祖,中土禪宗初祖。傳說達摩祖師晤梁武帝,武帝問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數,有何功德?”達摩祖師答曰:“并無功德。”武帝驚道:“何以并無功德?”達摩祖師答道:“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武帝又問:“如何是真實功德?”達摩祖師答:“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梁武帝以一國之尊,執象而求,并沒有在達摩祖師那里得到俗世普遍的認可,心里相當不悅,自然不歡而散。
告辭了梁武帝的達摩祖師歷經坎坷,決定在少林寺后山坐禪修道,為道業精進立志“不倒單”(注:一種修行方式,即晝夜精進修行,不眠不休),從此一坐9年,為中國禪宗開天辟地。據說在這9年中的一天,達摩祖師倦困已極,幾近昏怠,驀然驚覺后深為慚恥,扯下眼皮擲在地上,從此再無昏沉。
傳說在達摩祖師擲下眼皮的地方長出兩棵茶樹,后來的僧人取茶葉煮水,用以清神思并治療昏沉。這些傳說當然是后人演繹,帶有太多的傳奇色彩,但不難在當中看出禪宗對茶的重視。所以我們要說的達摩祖師,不是一坐9年,不是不諂權貴,而是一顆真實、堅持的道心。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