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茶是宋代的獨特飲茶方式,其特點就是要將碾細的茶粉用沸水沖點攪拌,形成豐富泡沫。由于點茶技法有特定要求,不同點茶高手形成的泡沫效果不同,具有可比性深得文人雅士喜好,廣泛用于斗茶和各種娛樂活動中。
由此,產生許多高手。點茶三昧手最古源于古人對點茶高手南屏謙師的贊譽。凈慈寺謙師點茶,技法嫻熟高超,不少詩人對謙師倍加贊譽。蘇東坡第二次到杭州任知州時,西湖南山凈慈寺的南屏謙師親自為他點茶。蘇東坡欣賞了謙師高超的點茶技法,品飲了謙師親手點的茶湯,果真非同一般。于是當場做詩一首,題名《送南屏謙師》,詩曰: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忽驚午盞兔毫斑, 打作春甕鵝兒酒。其實,蘇東坡不但知茶理,懂茶功,還是一位點茶高手,但對謙師點茶技藝,還是佩服不已,足見謙師點茶技藝之高。事隔幾年之后,蘇東坡又作《又贈老謙》詩:瀉湯舊得茶三昧,覓句近窺詩一斑。從此,“三昧手”就成了點茶技藝高超的代名詞。對這一點茶典故,歷代多有記載。
另據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載,北宋史學家劉攽(1O23~1089年)亦有詩贈謙師,有句云:瀉湯奪得茶三昧,覓句還窺詩一斑。可見謙師得點茶三昧手早已有名。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