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原產地在中國。中國的茶葉產量,堪稱世界之最。飲茶在中國,不僅是一種生活習慣,也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中國人習慣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應的飲茶禮儀。比如,請客人喝茶,要將茶杯放在托盤上端出,并用雙手奉上。茶杯應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邊談邊飲時,要及時給客人添水。客人則需善“品”,小口啜飲,滿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飲。日本有茶道,其實它起源于中國。茶藝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比如中國的“功夫茶”,便是茶道的一種,有嚴格的操作程序。
(一)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葉,主動介紹該品種的特點、風味,客人則依次傳遞嗅賞。
(二)溫壺。先將開水沖入空壺,使壺體溫熱,然后將水倒入“茶船”—— 一種紫砂茶盤。
(三)裝茶。用茶匙向空壺中裝入茶葉,通常裝滿大半壺。切忌用手抓茶葉,以免手氣或雜味混入。
(四)潤茶。用沸水沖入壺中,待壺滿時,用竹筷刮去壺面條沫;隨即將茶水傾入“茶船”。
(五)沖泡。至此,才可正式泡茶。要用開水,但不宜用沸水。
(六)澆壺。蓋上壺蓋之后,在壺身外澆開水,使壺內、壺外溫度一致。
(七)溫杯。泡茶的間隙,在茶船中利用原來溫壺、潤茶的水,浸洗一下小茶盅。
(八)運壺。第一泡茶泡好后,提壺在條船邊沿巡行數周,以免壺底的水滴滴入茶盅串味。
(九)倒茶。將小茶盅一字兒排開,提起茶壺來回沖注,俗稱“巡河”。切忌一杯倒滿后再倒第二杯,以免濃淡不均。
(十)敬茶。雙手捧上第一杯茶,敬奉在座的客人;如客人不止一位時,第一杯茶應奉給德高望重的長者。
(十一)品茶。客人捏著小茶盅,觀茶色,嗅茶味,聞茶香,然后騰挪于鼻唇之間,或嗅或啜,如醉如癡,物我兩忘。
倒水、續水粗看似乎是比較簡單的,但卻是體現對賓客文明禮貌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因而對倒水、續水有其具體的要求和操作規范。 服務員為賓客倒水、續水時,須先敲門,經同意后才能進入客房、會客室或會議室。右手拿暖瓶,暖瓶提手歸向把手一邊,左手帶小毛巾。往高杯中倒水、續水,應用左手的小指和無名指夾住高杯蓋上的小圓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從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后,側身把水倒入杯中。
客人在主人請自己選茶、賞茶或主人敬茶時,應在座位上略欠身,并說"謝謝"。如人多、環境嘈雜時,也可行叩指禮表示感謝。品茗后,應對主人的茶葉、泡茶技藝和精美的茶具表示贊賞。告辭時要再一次對主人的熱情款待表示感謝。
茶藝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精華。隨著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相信茶藝也將得到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