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茶水、茶湯本都是指同一個事物,即茶葉經過水沖泡后所得到的。但是,有些人喜歡將之稱為茶,有些人則一概稱為茶水,有些地區則將它統稱為茶湯。在我看來,無論是茶、茶水還是茶湯在不同的場合中使用都別有一番韻味。
為何我們有時候用茶湯這個詞而不用茶水呢?在茶葉受水浸潤的過程中,有個時間段茶內物質開始浸出,與水融合,但如果浸泡時間不夠,茶內質析出數量不足,會使口感單薄,沒有飽滿感。而所謂湯感,就是一種如品老火濃湯的感覺,入口相當濃稠飽滿,各種味覺反應充滿舌面與口腔,具有“立體感”。
對于我而言,茶、茶水、茶湯并沒有那些本質的區別,有的只是給人的感覺不一樣。茶,適用于在詩歌當中,上揚的音調,讓“茶”這個字如此地富有音韻。茶水,適用于日常生活中,它相比于茶和茶湯更富有生活氣息。比如:來討一杯茶水喝。茶湯,則適用于民俗和書面上,讓人感覺更生動,細讀后讓人覺得茶有了立體感。當然,以上這些只是小編的個人看法而已。
自古以來,“茶”字經過了千百年的演變。據唐代茶圣陸羽所著《茶經》記載:唐以前,茶有:荼、槚、蔎、茗、荈等名稱。除了字體和讀音的演變外,“茶”還生出了許多同義詞。茶、茶水、茶湯,有著相同的意思,但也有細微的差別。不知大家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