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
“功夫”從字面上來看,就是指的技藝、技巧,實際上就是烹茶、煮茶的技術,這點潮汕的茶友可能深有體會。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所以叫作功夫茶。
比我們平常用的茶具復雜,功夫茶所用的就有十多種,最具特色的是功夫茶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炭燒的方式來煮水,雖然過程不甚繁瑣,但是講究干脆利落、一氣呵成,想要學好功夫茶也是需要些時日的。
“工夫茶”
而“工夫茶”則指得是一種茶。工夫的意思是花費相當?shù)臅r間、精力等做出來的品質(zhì)好茶。它起源于宋代,在福建大部分地區(qū)和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qū))一帶最為盛行。
民國學者肖一山主編的《清代通史》中提到“葡荷兩國,與我國通商較早... ...紅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種茶、白毫等)。”這里的功夫茶就是特指紅茶。
不過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工夫茶差不多單指紅茶了,我們經(jīng)常聽說的多有祁門工夫、滇紅工夫等。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