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與朋友探討關于茶的沖泡次數怎么去定義才更加有益身心的話題,為此今日小荼為大家整理發布有關茶的沖泡次數相關知識點。
經常看到這樣幾種喝茶的人,有的投一點茶葉之后反復沖泡,一壺茶可以喝一天;有的喝一次就倒掉了,過會再喝時還要重新洗茶泡茶。
雖然不能說他們的做法一定錯誤,但茶的沖泡次數,應根據茶的種類和飲茶方式而定。
據有關專家測定,茶葉中各種有效成分的析出率是不同的。一壺茶沖泡之后,最容易析出的是氨基酸喝維生素c,他們大概在第一次沖泡時就可以析出 ;其次是咖啡堿、茶多酚喝可溶性糖等。也就是說,在沖泡前兩次的時候,這些容易析出的物質就已經融入茶湯之中了。
通常,名優綠茶只能沖泡2到3次,因為其芽葉比較細嫩,沖泡次數太多會影響茶湯的品質 ;紅茶中的袋泡紅碎茶,沖泡1次就可以了 ;白茶和黃茶一半也就只能沖泡2到3次 ;而大宗紅、綠茶可連續沖泡5到6次,烏龍茶甚至能沖泡更多次,可連續沖泡5到9次,所以才有“七泡有余香”之美譽 ;至于陳年普洱,有的能泡到20多次,因為其中所含有的析出物釋放速度非常慢。
除了沖泡次數外,茶葉沖泡時間的長短對茶葉內含有的有效成分的利用也有很大的關系。任何品種的茶葉都不宜沖泡過久,最好即泡即飲,否則有益成分被氧化,不但降低營養價值,還會泡出有害物質。此外,茶也不宜太濃,濃茶傷胃氣。
由此看來,茶葉的沖泡次數不僅影響著茶湯聘不知的好壞,更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有關,實在不能忽視。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