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許多愛茶之人都有關(guān)于茶與水的論述。
“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這是清代張大復(fù)《梅花草堂筆談》中所記載。
水質(zhì)不好,就不能完美地反映出茶葉的色、香、味,尤其對茶湯的滋味和色澤影響很大。
陸羽亦在《茶經(jīng)》中有對水的闡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并且強(qiáng)調(diào)取山中泉水,要選擇白色石隙中慢慢流出的泉水,噴涌而出或飛流直下的水“勿食之”。
古人對泡茶用水的選擇,大致上以水質(zhì)和水味兩大要素為標(biāo)準(zhǔn)。
一是水要甘而冽,趙佶在《大觀茶論》中指出:“水以清輕甘潔為美。”水甘是指水含于口中有甜感,不苦不咸。水的冷冽當(dāng)然是指沁涼的那種感覺,記得小時候在山上砍柴火,渴了就掬一捧山泉水,那種感覺甭提多清爽了。
二是水要活、清而輕。宋唐庚的《斗茶記》記載:“水不問江井,要之貴活”,東坡說“活水還須活火烹。”
足以窺見水對茶的重要性。
今天七易就和大家聊一聊,水對茶究竟有哪些影響,如何泡茶才好喝。
不同的水對茶湯有什么影響?
現(xiàn)代人泡茶,主要有三種水源:自來水、礦泉水、純凈水,三者在口感上各有不同。
自來水:自來水硬度可能偏大、水中可能還會含有用于消毒殘留下來的氯氣,對茶湯的滋味、香氣都有一定的影響,不是泡茶的首選。如果要泡茶,建議在自來水處安裝凈水器,有助于改善口感。
礦泉水:礦泉水清、輕、活、甘、冽、柔,能給茶湯錦上添花。但由于其中的一些金屬離子物質(zhì)會與茶中成分絡(luò)合,在選擇礦泉水的時候應(yīng)選擇硬度低的。
純凈水:通過反滲透、離子交換、蒸餾等工藝制備出來的、去除了絕大多數(shù)雜質(zhì)。純凈水泡茶,對茶湯的品質(zhì)無增無減,能表現(xiàn)出茶湯的真味。
不同的水壺注水也有區(qū)別
飲水機(jī):一般加熱到90℃左右,水難以煮沸,不太適合煮水泡茶,一般不推薦。
電熱水壺:煮水速度快,方便實(shí)用,但對水質(zhì)沒有明顯改善。
鐵壺:能夠軟化水質(zhì),形成山泉水效應(yīng),改善水質(zhì)和茶湯的口感,且煮水能夠完全沸騰,保溫力強(qiáng),適合沖泡需要高溫的茶類。
銀壺:有殺菌除異味的功能,銀壺煮水至清至純,且能夠軟化水質(zhì),對茶湯的口感有明顯改善。
陶壺:透氣性好,有一定的吸附性,對水能起到一定的凈化作用,煮水活性好。
后三者也是七易一直推薦的煮水道具哦。
有什么煮水技巧可以提升水質(zhì)?
唐代陸羽的《茶經(jīng)》中記載了煮水的方式:
一沸:當(dāng)水如魚目,微微有聲時;
二沸:緣邊如涌泉連珠;
三沸:勢若奔濤、騰波鼓浪。
對于我們現(xiàn)代人來說,煮水要大火快煮,而不要文火慢煮,當(dāng)水連續(xù)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剛剛?cè)袝r,水的活性是比較好的。如果煮的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則活性降低,即我們平時說的水“煮老”了,對茶湯影響也不好。
但如果是使用自來水泡茶,則需把水煮久一點(diǎn),因?yàn)樽詠硭袔в邢練埩粝聛淼穆取W詠硭序v時,把燒水壺蓋子打開,讓水保持沸騰一分鐘左右,能夠除去自來水中一部分的氯,降低水的異味。
(責(zé)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