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了解普洱茶的過程中,經常會聽到“小樹茶”、“大樹茶、古樹茶”、“純料”、“拼配”“明前”、“谷花”等名稱,那么這些名稱具有什么意義呢?
1、小樹茶,種植年限在30年左右,不施化肥,不打農藥,不人為干預其生長,密植栽培型茶樹,也有人稱為“放荒茶”。樹種有小喬木型和灌木型,小喬木型有明顯的主干,葉片為中型,灌木型沒有有明顯的主干,樹形矮,葉片小。
2、大樹茶、古樹茶,百年以上喬木型古茶樹,葉片大,芽頭粗,茶農俗稱“大樹茶”。由于樹大根深,古樹茶能吸收土壤深層的礦物質,使茶葉據有獨特的“山頭味”,經久耐泡,回味悠長。這種原料深受各地茶友追捧,價格偏高。
3、純料,一般用于大樹茶、古樹茶,純料這個詞一直頗具爭議,目前市場對純料的認定有以下幾種形式:
(1)古樹純料,不同山頭,不分季節,只要是“大樹茶、古樹茶”,就是純料。
(2)季節純料,同一季節,不分樹齡。
(3)茶區純料,同一片區域,不分樹齡,不分季節。
(4)樹齡純料,同一片區域,在“明前”分樹齡采摘,此類原料要求較為嚴格,一般是茶商自采。
(5)單株純料,以一棵茶樹為原料,一般是區域內樹齡最大的茶樹,此類原料是普洱茶愛好者心目中的“王者”。
4、拼配,以不同區域,不同樹齡,不同季節,不同樹種,不同發酵度來進行合理搭配,創造出更優質的普洱茶產品。拼配的優點是可以“優劣互補”,更能迎合人們對普洱茶口味上的追求,是一種極具個性化色彩的藝術。
5、明前,即清明節前采制的茶葉,本是我國長江流域江南茶區按節氣對不同階段春茶的稱呼,也有部分普洱茶商用“明前”來突顯茶葉的采摘時間。
6、谷花,即谷子開花之意,秋茶的另一叫法。以江南地區谷花時節不同,多于9月至11月采摘。
(責任編輯: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