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茶的意境只在當下,就像廬山的美,不是游出來的,是住出來的。變化萬千,誰看誰知道。《金剛經》講“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泡茶時專注當下,不要執(zhí)著。每一次泡茶,茶壺都要掏空洗凈,再泡新茶,否則味道混雜,就變成“雞尾茶”了。我們修行也是一樣。
沒有對禪的體悟,就無法了解茶的本質。我最早對于茶有些癡迷,講究茶葉、茶具。如今只要干凈,都愿意喝,不作過多分別。曾有人供養(yǎng)我一些三十年的鐵觀音,我放在客堂讓大家喝,等到我專門買了壺去泡它,已經被喝光了。喝光了就喝光了,這些都是身外之物,非人生之本懷,大家作為年輕人也不應該玩物喪志,對于茶、香、佛珠這些物件過于迷戀。有些我養(yǎng)的壺,居士們發(fā)心洗干凈。有的人不知道養(yǎng)出來的壺要用熱水洗,不可以用冷水。但別人洗了就洗了,這也是在鍛煉你的心量。虛云老和尚曾說,修慧要先明理,修福要先惜福。這幾日清凈而緊張的生活,是我們累生累劫種下的善根帶來的福報。對于各種福報,都該珍惜,現(xiàn)世人生不應超支,不容揮霍。
茶,生長于天地間,抽日月之精華,奪山川之靈氣。被茶農采摘后,在鍋里經過揉捻翻炒,失去青蔥的本色。經由種種因緣,來到我們的壺中,需要每位學員用心喚醒它的生命,激活它的本質。茶,和我們人一樣,都不應該隨意沖泡,隨意拋棄,要用慈悲、感恩、分享、包容的心去對待。毋須將所有專注放在茶葉和器皿上,當下的心心念念要到,在靜、凈、敬的境界中,正、清、和、雅的氛圍里,為同行于菩提路、解脫路的同參奉茶,懂得愛自己,也學會愛別人。
禪是觀照,是專注,是佛法的智慧。茶如人生,人生也如茶。禪茶一味,就是將佛法的思想內涵,融入我們的人生,去覺悟人生和奉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