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人對名山古寨的收藏普遍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產區的單一化。比如老班章,以前是老班章純料,后來是老班章古樹純料(因為老班章大多都是大小樹混采),再后來就成了古樹單株。
從收藏的角度來說,或許為了突出原料的稀缺性,但從市場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做法并不可取。
從現在已經成熟的產品來看,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表明古樹純料的轉化會優于古樹拼配的轉化。
可能有人會反駁說:“你看大白菜班章現在市價多高,還不能說明問題嗎?”我想說的是,沒錯大白菜班章說明的恰恰是古樹純料的市場表現未必能超過古樹拼配。
很多人錯誤地將大白菜班章當做大白菜老班章,就是這一字之差導致很多認知錯誤。大白菜班章系列的原料非常廣泛,除了老班章村的原料,還包括班盆、賀開、新班章這些。
真正能夠算的上是老班章純料的,只有以04大白菜班章茶王為代表的少數幾款。但從價格來看,04班章茶王的市價在大白菜班章系列當中只能算中等。倘若按照唯古樹純料為尊的理論,班章茶王的價格應該是最高才對。
除了市場表現,古樹純料的后期陳化口感也沒有達到“味壓群雄”的程度。品質是支撐價格的基石,若說茶客手中茶葉有限,不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
茶商尤其是大茶商們還不知道么?現在最熱門的孔雀系列,也不是純料啊。大白菜班章系列的早期產品距今已經快20年,這么長的時間段足以證明普洱茶的轉化。
拋開人為炒作的因素,至于為什么?一個理由:都要炒作賺錢了,炒家放著自己手上的茶不炒干嗎炒你的藏品呢?所以一般人藏茶就要看品質,既然名山古寨拼配茶的后期轉化不遜于古樹純料,放著便宜的不買去買貴的,這不是吃多了么?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