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大量上市了,一年就一次,多囤一些茶,想必您也跟小編想法一致,那就是:讓普洱茶再次經歷時間的洗禮,二次轉化,成為口感更佳的老茶。
對于普洱茶而言,時間是個好東西,可以讓曾經的苦澀化去,可以讓曾經的燥感轉為入口的醇滑,也可以讓曾經的青味轉為濃郁陳香。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時間對所有茶都能夠如此溫柔,有些茶,再久的時間也沒用。
小編一位朋友,最近就遇到了這樣的煩惱事。入手了一款10年老茶,按理說,時間的流轉應該讓這款茶得到了不錯的轉化,然而口感卻令人失望。仔細想來,茶友的倉儲沒問題,茶葉出廠的年份沒問題,為什么茶品的轉化與期待卻相差甚遠?
小編為此也思考了一番,想來,應該是這款茶品本身并沒有具備后期轉化的能力。普洱茶,若遇好茶,初期喝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存放到數年之后,若是好茶,自然會獲得更完美的醇厚韻味,如不是好茶,則存放多少年之后,也沒法變成好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時間是普洱茶的伯樂,但伯樂在于發現好茶,而不是創造好茶,所以有些茶在時間這位伯樂面前,也絲毫不能展示它的優異之處。
小編常和友人分享一句話,“存新茶,喝老茶”,甚至至今小編也有這樣的囤貨習慣:普洱茶存放兩三年后比較好喝。然而,這也得要看到底是怎樣的茶品,能否得到后期較好的存放轉化,也是根據新茶的茶品來定論的。正如上面提到的那位茶友所遇到的,有些茶不是時間能夠改變的,放多久都不能改變其品質問題。
另外,隨著普洱茶工藝的提高,新茶口感正在不斷的朝著適口的方向發展,早期生茶青味、熟茶渥堆味這些問題都在得到改善。
因此,對于一款好茶的后期轉化,是否值得更高的期待?
小編的理解是:對于一款普洱茶,原本是好茶,對于后期的轉化,我們可以抱有期待;但是如果是不好的茶,不必對后期懷有過大的指望,因為這種指望幾乎是一種奢望,最后可能變成失望。
因為有些東西真的不是時間能夠解決的,比如茶樹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茶樹品種以及后期的加工制作等等多種因素,最終累積起來會將時間擊敗,然后告訴你一個殘酷的事實:時間也幫不了它。這大概就是普洱茶君的哀嘆吧!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