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分辨濕倉與干倉的方法不外乎“一看二聞三查”。
一是看干茶表面是否泛白,如果大面積泛白或者有大量連續的小白點,則基本是濕倉存放的茶。如果干茶表面油亮有光澤,則干倉的可能性大。
二是開湯后聞帶湯的公道杯,不同的倉儲情況不同的存儲年份會有不同的香氣特征。
熟茶。如果在香氣中出現“墻皮味”(有的伴隨微弱參香)則一般可判斷為十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濕倉存儲的茶;如果在香氣中出現較醇凈的參香且化感較明顯,則一般可判斷為二十年以上且經濕倉存儲的茶;熟茶中產生較明顯藥香的只有一種:文革磚系列中的七三厚磚。
生茶。明顯樟香且六七泡之后沒有出現明顯果香,則一般可判斷為濕倉存儲;前幾泡淺樟香、六七泡后出明顯果香則一般可判斷為南方干倉稍受潮;前幾泡有青味后出果香,一般可判斷為南方干倉且年份在二十年以下;前幾泡直接出果香且茶質厚重一般可判斷為干倉且年份在十五年以上;前幾泡出藥香且化感明顯,為四十年以上老茶,無論何種倉儲,價值不菲。
三是檢查葉底的活力和發酵程度。充分沖泡(一般至少八至十泡)以后,查看葉底,根據葉底顏色配合干茶、香氣等可判斷一款茶的轉化程度,由轉化程度結合生產時間可大致判斷出倉儲情況。葉底呈青綠色表明轉化尚不到位,淺褐色、褐色等表明一定的轉化度,黑亮色且葉底較硬、炭化則表明轉化過度。一般來講,相同的生產時間里,倉儲較重則轉化較深。反之,在較短時間里,轉化較深則倉儲較重。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