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互聯網技術如此發達,信息傳播速度之快,幾乎可以說沒有任何信息是無法從互聯網上獲取得到的。
相對于20年前的信息閉塞交通不便,今天可謂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有人說,之所以買不到正品,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之所以買貴了,也是因為無法進行比價引起的;之所以對產品不懂,是因為無法輕松獲取相關指導性的信息。
可今天不同了,你可以隨時上網查詢到任何普洱茶的價格,也可以查詢到一切你想要學習的普洱茶知識,可以說信息再透明不過了,信息的對稱度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觀。
但問題來了,為何還是有很多人買不到自己滿意的普洱茶?
今天從下面三個領域來談談,或許可以幫你解開多年來的謎團。
一、認知能力不同。
雖然我們可以輕松查詢到很多普洱茶的產品,但是當面對出現在眼前的幾十甚至上百個產品的時候,相信100個查詢者內心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就拿困鹿山這款茶來舉例。
A選了一款幾十塊的。
他認為價格不能再高了,不就是解渴用的普通飲品嘛!喝那么貴的能喝出花來呀?
B選擇了一款三百多的。
他周圍喝茶的朋友跟他說,你要喝好茶,不要買那些克價低于一元的,于是他照著做了。
C選擇了一款八百左右的。
他對普洱茶有自己的思考,也有自己的品鑒標準,對普洱茶行情也有一些了解。他知道今年困鹿山高端古樹都賣到七八千上萬一公斤了。所以低價困鹿山的真假不言而喻。
此外C他喝過這家的困鹿山,所以他才敢輕松下單800多一片的生普。
以上三種認知能力的不同直接影響了他們最后的選擇方向,而影響他們形成這種認知的原因有多種,比如知識體系,朋友圈子,經濟能力。
當然不管是哪一種,最終決定不同的是個人的思維方式的差異。
二、辨別信息能力的差異。
說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小李自從在朋友那里喝過普洱茶之后,對普洱茶很感興趣。
在之前的聊天當中,小李知道冰島茶算是普洱茶的標桿了,于是決定一定要去試一試冰島茶。
作為網購達人的小李,直接上了某寶,很熟練的敲打出“冰島普洱茶”五個字。
映入眼簾的卻是從幾十元到幾百元的一餅的冰島茶,此時一個艱難的決定擺在小李面前,需要他做出選擇。
還好這對于小李來說這并不是難事,只需要通過銷量、評價、商品詳情頁就可以做出選擇了。
憑著自己“豐富的經驗”,小李最后找到了一家銷量高產品頁面高大上且0差評的冰島茶,最終以優惠價98元買了一餅“冰島茶”。
收到產品之后,小李不再相信什么冰島茶最好了。
其實這就是對真假信息辨別產生差異導致的結果。對小李這種網絡購物達人而言,網上的信息可以信手拈來,通過它層層刪選后得到產品卻依然不真。
現在是信息嚴重過剩的年代,互聯網上的信息真假摻半,稍有不慎就可能掉入了別人挖的陷阱。
自認為非常懂得選品之道,可萬萬沒想到商家已經按照你青睞的方式布下局等待你的自愿上鉤。
所以想說的是,現在信息看似透明,但是并不能一勞永逸,全盤適用。
想要提高某個領域產品的辨別能力,只有一條路那就是進入這個領域用心學習。
三、貪婪心作怪。
貪婪是人性的弱點,每個人出生自帶不用別人教就具備的一種性格特點。
有的人因為貪婪失去過一些東西或者經歷過一些事情后不再那么貪婪,變得容易滿足。
所以,每個人都有這種基因,只是有的人少一些,有的人多一些。
貪婪是營銷大師們最喜歡的人性之一,因為貪婪會使得他們的產品銷量增多,錢包變厚。
他們清楚的知道,就算書里、電視上天天說,便宜無好貨,但仍然每天有數不清的人在買低價普洱茶或者其他產品。
貪小便宜的人,他一直期望能從那些幾十元一片的普洱茶當中選到好貨,因為他堅信會遇到走投無路清倉處理的商家。
一個整天糾結于雞毛蒜皮小事的人,很難相信他有一顆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心;一個整日只喝19.9元一片茶的人,也很難相信他在習茶的路上會有一番成績。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