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臺地茶,由于施肥緣故,養分充足,每節抽的很長。
而古樹茶,特別是野生古樹,養分相對不足,兩葉間隔很短。有的古樹茶由于過度采折節抽得也很長很長表現也是嫩的,但是里面茶條總是長短不一。
古樹茶也有一些山頭有特色表現,如臨滄古樹茶的芽與葉的距離很長。倚邦茶條索細膩,班章茶白毫顯露芽頭肥美等等。
【古樹】
古樹茶與臺地茶
通常的古樹茶采摘都是一芽兩葉或三葉為主,也有一芽四葉的,古樹樹采摘的基點是嫩度,所以古樹茶的茶底表現為長短不齊,并且時常在斷面處有“馬蹄”出現,茶非常耐泡。葉底很多是不規則的,也就是可以找到一芽兩葉和一芽三葉,甚至四葉等更老的,但是它的梗在葉底的表現是嫩的,也有一些山頭有特色表現。
【臺地】
臺地茶茶地長得比較矮,都是采用兩手抓法的采摘方法,他的采摘是有標準的,很多大廠在收購原料所規定的茶葉等級就是采摘的硬性要求。一芽一葉的統一那一次就采摘一芽一葉的,以此類推。所以從茶葉的葉底中判斷,過于嫩的茶葉,看上去白花花的牙尖茶,基本是臺地茶,再者條索過于完整、統一,非常整齊的也是臺地 茶。他的采摘收購是按等級來區分的,有芽茶(特級茶),一級至十級茶不等級。(臺地茶按不同級別的茶拼配的長短是會不一樣的,但可根據其茶底表現以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