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武義縣有個鮮為人知的俞源村,現存宋、元、明、清古建筑多達3.4萬平方米,這在國內也不多見。在鱗次櫛比的古宅群中,目前已對外開放的有“聲遠堂”。聲遠堂分前廳后堂,后堂建于明代,前廳則建于清代,雖兩代經營,卻渾然一體。聲遠堂大門中間雕有四個大字“丕振家聲”,左右兩邊各有一幅磚雕圖案,左邊是“天馬行空”,右邊是“犀牛望月”,象征著屋主的情致和抱負,前廳有三條橫梁,中間的雕有麒麟、鹿、牛、羊等,稱為“百獸大梁”,取“獸”與“壽”的諧音,富意長壽;右邊的橫梁雕的是百鳥朝鳳,稱“百鳥梁”;最奇特的是右邊的橫梁,上面雕的是9條鯉魚,魚身上的顏色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轉換成紅、黃、黑三種顏色,至今還沒人能說出其中的奧秘。古宅、壁畫、磚雕、木雕在俞源村隨處可見。除了福祿壽,和合二仙等傳統題材外,有的還別出心裁地雕刻著黃瓜、茄子和玉米等果蔬,體現了先人的農本意念和與自然生態的和諧。這些被某些博物館、收藏家視為珍品的明清雕刻,在俞源村是尋常百姓的家居裝飾。只可惜由于長期以來缺乏必要的維護,風侵、雨蝕、蟲蛀,不少精致的雕刻正在風化和剝落,這種情況正引起了武義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由于宣傳和開發等種種原因,俞源太極村還處在一種“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境地,但凡來此參觀的人們,無不為其獨特的建筑和歷史文化的內涵所吸引,它的神奇面紗正在輕輕地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