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是福建木雕業的主要發祥地。福州木雕大至殿堂樓閣,小至案幾陳設,都有木雕深沉的痕跡。位于福州城內慶城路的閩王祠,福州屏山華林寺大殿和福州鼓山涌泉寺,現存大殿的主要梁架與斗拱等還是初建的原物,其雕鏤和彩繪古色古香,十分精美。許多民居門窗鏤花的木刻,采用透雕榫接而成,不僅工藝精細,而且圖案花飾豐富。木穿斗構架的插斗、重柱與月梁等也多飾以雕刻,花草山水、人物鳥獸,都精雕細刻,格調古雅,是福州木雕的精粹。
明末清初,福州木雕從佛像與建筑雕刻分支而出,發展室內陳列欣賞品的雕刻,藝人集居的象園、大坂、雁塔的木雕藝術,形成了三支作品特征不同的流派。象園流派人物動態逼真,講究面部神韻,動物類品種豐富,人物面具更是獨此一家。講求人體結構比例,構思巧妙,手法清新,造型簡練。大坂流派以人物雕刻為主,作品形神具備,善于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仕女的面部圓潤古雅,溫柔可人。雁塔流派以與漆器、建筑結合的花飾雕刻為主,擅長透雕、薄雕及鑲嵌技法,作品講求布局和透視,立體感強,刀法靈利,雕鏤玲瓏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