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主要產地,浙江有東陽、樂清、溫州,閩有福州,吳有蘇州及南、北兩京。題材很多:早期是佛像、人俑,后有山水、人物、鳥獸和書法作品,更多的是建筑構件。
東陽工匠世代傳襲。縉云縣名匠趙陳秀就是從東陽人學藝,而后又傳給近代木雕大師周章寶的。清乾隆時,一次選進北京皇宮搞木雕的,就有東陽工匠400人。他們又把造辦處的雕刻技藝帶回東陽。現在公認木雕以東陽系(包括永康、縉云)最著。東陽木雕現有2700個品種。其中千手千眼佛已運到美國,大手各執法器,有42只;小手有958只,掌心有眼睛,被稱為“盡精微”之作。
黃楊木圓雕集中在樂清和溫州。《本草綱目》說黃楊“歲僅長一寸”,又稱“千年矮”,故結構緊密,紋理細膩,硬度適中,施藝后光潔度高,可與象牙媲美。歷史上最有名的藝人是朱子常,俗名“阿倫”。其父能畫,姑夫善塑,他曾雕佛一尊,但看不見雕鑿痕跡。阿倫木雕揚名海外,故樂清很多假冒者。他在舊社會卻窮困身亡。
福州木雕的材質以樟木與龍眼木為主。百年來,有名藝人柯世仁、柯慶元、陳天賜、陸寶光等。龍眼木雕渾圓光亮,再多次擦蠟,非常華麗。蘇州木雕,包括紅木小件、檀香木雕等,以造型精雅見長。名藝人有趙子康、陸涵生;他們也長于黃楊木雕。南京以仿古(如唐馬)見長;北京主要是臺、架、幾、盒等“小器作”,非常精致。
潮汕地區還有金(貼金箔,與金漆木雕不同)木雕;泰州有彩繪木雕,造型多是鳥、雞、魚等,比例與色彩十分逼真,常常與活物難辨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