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種方法,既保留“和田玉”這樣的名稱,又避免其他地區同類產品對這一名稱的破壞,同時還要符合玉石鑒定的科學規律呢?筆者認為,申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是一個好辦法。
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是國際上通行的、針對傳統地域特色產品所采取的一項特殊的產品質量監控制度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地理標志產品是一個國家地理、文化和傳統工藝的結晶,是優良品質的代表。開展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對于保證和提高地理標志產品的特色和質量水平,對于創造良好的國內外市場環境,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地理標志和原產地命名制度在國外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而在我國,這項工作還是一個新的課題。在加入WTO之前,我國在地理標志名稱保護方面幾乎是空白,在地理標志名稱上屢遭假冒、搶注等侵權行為。近年來,我國在地理標志名稱保護方面已經開始加大力度,明確將地理標志納入法律保護的范圍。2005年5月16日,《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05年7月15日起施行。據國家工商總局今年5月22日發布的數字:截至2006年5月7日,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共受理地理標志申請600多件,其中外國地理標志申請32件;已經注冊地理標志171件,初步審定地理標志25件,其中已核準注冊和初步審定外國地理標志17件。
《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中所稱地理標志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包括:來自本地區的種植、養殖產品;原材料全部來自本地區或部分來自其他地區,并在本地區按照特定工藝生產和加工的產品。”在珠寶玉石類產品中,珍珠作為養殖產品,屬于第一類;玉石一般屬于第二類。據了解,目前珠寶玉石類產品中,已經被批準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有藍田玉、獨山玉、岫玉、菊花石、英石、南珠等,據悉,東海水晶也正在申報之中。
藍田玉實施地理標志保護前,陜西省藍田縣只有向陽路一個玉石市場,玉石產業發展緩慢。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后,藍田縣“以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為契機,以藍田玉品牌為龍頭,把藍田建設成為西安周邊地區的玉石集散地”。如今,藍田玉產業的發展有了非常明顯的提高。在市場建設上,已迅速形成了向陽路、長坪路、開發區等3個市場,經營戶由過去的不足百戶,迅速增加到近300戶,顯現出這個行業巨大的商業契機和豐厚的利潤回報。
無獨有偶,由于南珠個大、珠層厚、圓潤光亮,在國際上享有良好聲譽,自古就有“東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的說法。因此,我國南方沿海的一些養殖戶紛紛把自己養殖的珍珠標為南珠,造成了南珠整體質量和聲譽的降低。在今年1月6日開幕的廣西科技活動周上,“合浦南珠”以國家批準的地理標志產品的形象出現在展廳醒目位置,這就標志著其它地區所產的珍珠不能以“合浦南珠”的身份出現,從而為“合浦南珠”創品牌樹形象創造了條件。
地理標志本質上是一個標志,是一種表示某種具有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征的商品來源的標志。地理標志的使用人不能由某地域內的一個企業或個人所獨有,而只能由該地域內達到一定標準的企業或個人共同使用。申請地理標志保護后,既可以防止其他地區對該品牌的濫用,防止品牌資產的流失;又可以防止本地區內一些不達標生產者生產的粗劣產品對這一品牌的損害,樹立品牌的良好形象,建立起玉石愛好者和消費者的信心。
由此可見,對于玉石主產地,申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無論對于玉石資源開發、玉石產業發展還是玉石文化傳承,都是一項切實可行和意義深遠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