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使是全國名頭,廣東的書畫家作品,在廣東地區的行情高于其他地區,北京的書畫家作品,在北京地區的行情高于其他地區,浙江、上海的書畫家,在浙江、上海的行情也高于其他地區,如此等等。
凡此種種,我們稱之為書畫投資的“地區差”。比如說,浙江的投資者,上半年到北京去參加競拍,購回浙江書畫家的作品,下半年把購得的作品立即投入浙江的拍賣,就可以賺取相當可觀的差價。其他地區亦然。
為什么書畫投資會有“地區差”呢?第一,因為書畫投資講究作者的名氣。而任何一位書畫家,他們名氣總是在當地要大于其他地區,地方名頭如此,全國名頭同樣如此。其次,支配書畫投資的,主要是一種傳統的理念而不是現代的理念。在書畫藝術品市場上,傳統型的作品占據了主要份額,現代風格的作品像“現代水墨”、“流行書風”等等,則僅占據非常小的份額,就說明了這一點。而根據現代的理念,月亮是外國的圓,所以,現代派的書畫家中,對傳統多持反對的態度,有較大的崇洋媚外傾向。根據傳統的理念,則“月是故鄉明”、“說我家鄉好”,所以,書畫的投資者,尤其是率先富起來的一些大款,當他們有了金錢,首先想到的是回報家鄉,而追捧本地書畫家,正是回報家鄉的實際行動之一。
但是,盡管有這樣的“地區差”,投資者還是不能不注意到它的風險。這就是偽作的推出,往往也是異地操作。比如說廣東的書畫家之偽作,在廣東地區難以出手,所以放到北京的、上海的市場上投拍;浙江的、上海的書畫家之偽作,在浙江、上海地區難以騙過人們的眼睛,所以放到廣東的、北京的市場上投拍,如此等等。
因此,我們要在書畫投資活動中,使“地區差”真正能夠實現,就不能不加強對異地售偽的警惕和鑒定。否則的話,這“地區差”不僅不能成為“正”差,反而會成為“負”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