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臺收到各種各樣的留言,很多都是新手壺友提出來的問題,所以今天寫一篇文章來針對性解答這些疑問,以后大家有問題可以在文章底部直接評論。
下面來說說我最近收到的壺友的提問:
昨天買了一把壺挺貴的,本來很喜歡,但是因為有一個小黑點退貨了,很可惜。請問紫砂壺上有小點黑砂粒是否算瑕疵?
其實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紫砂的泥料問題說起
紫砂礦由紫泥、段泥和紅泥等基本泥構成,統稱紫砂泥并美稱五色土富貴土。紫砂壺表面會出現黑色的鐵質,通常是只有純砂粒的原礦紫砂泥料、或含砂率非常高,壺在窯內燒制時整體收縮,有些稍大點的粒子因內外溫差急變而炸裂,粒子周邊無緩沖而爆出。
這種現象可以通過控制窯溫的升降速度來降低瑕疵率,也根據泥料種類的不同,略有區別,但絕大多數時候還是無法防止這類問題的出現,頂級高手也難免避免這類情況的發現。
很多新壺友在購壺的時候會發現壺上會有黑色的鐵質出現,一般會認為這是次品,要求商家退貨,其實反而是原礦紫砂泥料才會出現這個情況。
還有另一種情況:跳砂
形成跳砂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燒制時壺身因收縮,砂粒與砂料間沒有緩沖,粘結力最小的那粒砂受擠壓而蹦出。從這點看,有跳砂現象的壺大多是純正的紫砂泥。
其實原礦純正的泥料在燒到一定溫度時,大多會出現鐵黑、鐵熔現象,出現鐵黑的紫砂泥比較普遍,一般泥料品質不會很差。
能出現鐵熔的泥料只有原礦泥料有,而且還要符合以下兩個條件:一是泥料必須經分篩過的純砂粒,或是脂粉含量非常低。二是不管是嫩泥或硬砂泥,泥料必須燒到基本結晶,就是說要把泥燒到結晶成紫砂壺。
從這兩點看,有鐵熔點的壺,絕對是上乘品質的泥料。形成鐵黑、鐵熔的原因現在還沒有科學論斷,但可能與原礦礦料的純正性有關,回過頭來看,嚴格意義上來說只要鐵質不是特別大,不影響壺的使用都屬于正常現象。(來源:紫砂壺鑒賞與收藏秘籍,圖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