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壺友剛開始接觸紫砂壺的時候,有這樣的疑問: 紫砂壺里為什么要調砂呢?純的不好嗎?調了砂他還是是不真正的紫砂?為什么要燒兩遍呢?燒一遍不行嗎? 相信很多剛接觸壺的朋友都有這樣的想法。
▲朱泥調砂效果(質感強烈)
關于紫砂泥料調砂的問題
所謂調砂,就是在練生泥時加入了一定比例或粗或細的熟(或半熟)砂粒(注:熟砂粒,燒過的紫砂泥,不含化工原料)。
其實調砂自古有之,我們來了解一下調砂的各種好處。
俗話說, 泥是肉,砂是骨 ,行家說紫砂泥泥中有 骨 。這個 骨 就是紫泥中的石英顆粒,也就是紫砂泥中的 砂 。
試想一下,倘若一個人沒有了骨身子將會是怎么樣的?我覺得泥里調砂就好比炒個小蔥拌蛋,你要在蛋里少許加些水調勻,這樣炒出來的蛋才更爽口美味。
泥中調砂,不是以次充好,更不是偷工減料。其中確有玄機......
調砂應該是非常古老的工藝,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開始學會燒制陶器時就知道要摻入一定比例的砂子,因為砂在燒制的過程中會減少收縮比例,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成品率。
當然泥料和所調之砂必須均勻得當,燒成后壺面感官才能飽滿均勻,壺表質感也強烈,很多調砂的作品其實也是很漂亮的,特別是包漿之后,不一樣的美。
多遍燒制
目前,市面上的紫砂壺,大部分經歷了2次燒制。
紫砂壺生胚,等待第一次入窯燒制
第一次燒制,是把壺做好之后進窯低溫燒一次,然后開窯取出,修整壺口和蓋墻,使壺的口蓋更加平整嚴密。
整口,就是壺基本燒熟定型后(基本完成收縮),再通過打磨的方法磨平口沿、磨掉蓋子子口多余的部分,然后抹上泥,封閉磨開的氣孔,再次燒制,這樣,做出來的壺就口蓋嚴謹了。
第二次燒制,就是高溫燒,依泥料不同,一般窯溫在1050度至1280度之間。(本文來源:紫砂壺收藏)
注: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