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時觀其形,視其態,察其大勢。即是說,面對一把壺,需觀察它各方面的比例是否協調均衡,需觀察它明暗面的技法處理是否自然天成,需觀察它空間與實體的虛實對比是否強烈有序。
其次是析其體,判其線,考其布局。即是說,面對一把壺,需注意它點、線、面、體的搭配是否合理,需觀察它外輪廓線的緩沖過渡是否天衣無縫,需注意它流、把、口、身、底、足、蓋、鈕等的配置是否精當。
泡茶的時候,我們一般習慣性地喜歡在泡茶前,先拿開水沖洗一下壺,然后再開始泡茶,一是為了清潔,沖洗一下,經過100度的開水,基本微生物全部搞定,一沖燙干干凈凈,二是溫一下壺,因為紫砂透氣性強,就像打開紫砂氣孔一樣,等泡茶的時候更容易發香。
這時候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
壺經熱水沖澆之后,顏色會變得深沉起來,和之前完全是判若兩壺,這也就是 顯色 。顯色變化越大泥質越好,往往會給人一種驚喜的感覺,久逢甘露。
還有一點,很容易被忽視掉的一點,就是紫砂壺有一段時間沒用它,壺內干透的話,這時候你倒入熱水,耳朵挨近壺口(要小心燙傷耳朵〕,這時會隱約聽到壺中發出 沙沙 的吸水聲,這樣的壺大體泥料很好,也可以看出它的透氣性強,那些聲音都是紫砂氣孔發出來的。泡茶前,將茶葉用適度熱水快速浸泡一下,俗稱 洗茶 、 醒茶 。一方面可提高茶葉的溫度,使泡茶的水溫更接近實際所需要的溫度,另一方面可利用茶溫升高后,欣賞茶葉的香氣察覺茶葉品質的優劣。
醒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醒過呢?這里有兩種:
1.悶香將壺溫熱后,把適量的茶葉放進去,蓋上蓋子,利用壺內的熱度將茶悶1分鐘,這時可欣賞茶葉的香氣。適宜重香氣、輕焙火的新茶。
2.溫潤將壺溫熱后,把茶葉放進去,以溫度適合這種茶的熱水依內向繞注,將茶葉打濕后,蓋上壺蓋,隨即馬上將水倒掉。這時茶葉吸收了熱量與水分,原本干巴巴的茶葉變成了蓄勢待發的狀態。適宜焙火稍重,或是陳年的老茶。(文章來源:紫砂文化館;圖片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