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集詩詞、繪畫、雕刻、手工制造于一體的陶土工藝品。紫砂壺的原產地在江蘇宜興,故又名宜興紫砂壺。
紫砂壺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地范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與西施一起退隱江湖的 陶朱公 。數來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不過,紫砂做成壺,那還是明武宗正德年間以后的事情。從此蔚成風氣,名家輩出,花色品種不斷翻新,五百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發展到今天,可謂巧奪天工,技絕寰字。
紫砂泥又名 紫砂礦
紫砂泥又叫紫砂礦,雅稱 富貴土 , 天青泥 、 紅棕泥 、 底槽清泥 、 大紅泥 ,為制作紫砂壺(器)的主要原料。深藏于黃龍山巖層下數百米,在 甲泥 礦層之間。在宜興,只能在丁蜀地區范圍內的陶土礦中找到紫砂泥。紫砂泥燒制的成品如紫砂壺、紫砂煲、紫砂花瓶、紫砂茶具,以及其它紫砂工藝品。得益于飲茶風氣,紫砂壺最為常見,其特點是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壺壁吸附茶氣,日久使用空壺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紫砂壺的五大特點:
第一、紫砂陶是從砂錘煉出來的陶,既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蘊。
第二、砂質茶壺能吸收茶汁,使角一段時日能增積 茶銹 ,所以空壺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第三、便于洗滌,日久不用,難免異味,可用開水泡燙兩三遍,然后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變。
第四、冷熱急變適應性強,寒冬臘月,注入沸水,不因溫度急變而脹裂;而且砂質傳熱緩慢,無論提撫握拿均不燙手。
第五、紫砂陶質耐燒,冬天置于溫火燒茶,壺也不易爆裂。
當年蘇東坡用紫砂陶提梁壺烹茶,有 松風竹爐,提壺相呼 的詩句,也決非偶然。這就是古今中外講究飲茶的人,所以特別喜愛用紫砂壺的原因。(來源:梵器紫砂,圖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