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砂壺的工藝體系是什么?
自明至今,紫砂壺的發展歷史傳承有序,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藝體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材料體系:明代,時大彬等制壺大家已經懂得處理紫砂泥的方法,采集泥料、篩選、練泥,每一步都精細,對各種紫砂泥土的調配、燒成溫度及各種細微變化和呈色都有完整系統的總結,為后人提供了科學的制壺經驗。
制作體系:紫砂壺誕生于粗陶之中,運用的拍打成形和鑲接成型的方法制作而成。大約在明代中晚期,制作紫砂壺的工具已經完備,與現代工具基本一樣,同時完善了手工藝中的拍打、拋光以及啄壺嘴、把等工藝。
燒成體系:紫砂壺早是與粗陶混燒,后來為了不沾雜質,發明了采用匣缽裝燒之法。現在對于紫砂壺的燒制,完全能夠掌握窯內溫度的高低,以及窯內燒成氣氛的控制。因此各種紫砂泥質的茶壺在燒成后均能呈現出有佳狀態。
2、誰率先制成了紫砂壺檔坯模型?
近代制壺王寅春率先制成了紫砂壺檔坯模型,進行了工藝史上的重大革新。
從右至左為蔣蓉、裴石民、吳云根、王寅春、陳福淵
王寅春,祖籍鎮江,曾拜金阿壽為師學藝。1920年,他定居上袁村,自產自銷紫砂壺。他制作的水平壺做工精巧,坯體薄,出水流暢,于是迅速在紫砂行業內聲名鵲起。王寅春的作品線條清晰,在傳統器型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和突破,個性鮮明,精湛的制作技藝被體現的。他在制作方器和筋囊貨方面有高的水平,筋囊器口蓋都能調換方向,嚴密合縫。他的代表作有亞明方壺、園條壺、六方菱花壺、六方抽腳壺、梅花周盤壺等。王寅春也擅長制作光素器及雜件類,在每件作品中都有自己的創新之處,他的代表作品還有群花提梁壺、紅串蓋壺、倒把西施等。他是一位敬業而又勤奮的紫砂藝人,也曾做過一些仿古高檔茶壺,如掇球壺、矮蛋包壺、仿古壺等。
3、紫砂壺史上的竹貨高手是指誰?
紫砂壺史上的竹貨高手是指民國時期的紫砂藝人馮桂林。
馮桂林是從范大生、程壽珍,學徒滿師后,在眾多同窗中脫穎而出,先后在往裕泰、利永等陶器公司制壺。他受聘于不同的公司的印章也不同,熟知的 金鼎商標 印記及 立信 印章是在吳德盛時期。馮桂林能于俗中出新,善于以竹入壺,竹貨作品名盛一時,他的作品有竹根壺、四竹段、五竹壺等。四方竹段壺具是其成名作。壺身為方中帶圓的半段竹筒,壺把在竹段中出枝,附生小枝及竹葉,壺蓋也貼有小竹及竹葉,另外配有四小杯及碟,杯內施白釉。每只杯所貼竹葉方向不同,竹葉竹節竹枝處處都有鮮竹的神韻。
5、紫砂壺史上父子 大生 指的是哪兩位?
紫砂壺史上父子 大生 指的是范大生和范生大。
范生大,宜興人,紫砂壺制壺,他所作的四方隱角竹頂壺,做工精細,壺身還有陳少亭書刻 掃雪開松徑,疏泉過竹林 。
范大生,范生大之子,紫砂范鼎甫的徒弟。他所制作的紫砂壺風格渾厚,比如他的六瓣合菱壺,壺身上中下三組的如意菱花,菱紋交錯,蓋可轉換匹配,技藝精巧,筋紋渾樸圓潤。再如, 梅花樹樁壺 ,嘴、紐均以屈曲的枝干構成,上有浮雕梅花,壺中間開裂的樹皮用仿真的手法制作而成,蒼老的枝干,綻放的梅花,別有一番生機和情趣。
范生大與其子范大生同用一個印款 大生 ,而且范大生的兒子也沿用 大生 印款。三代人均用大生印款數十年,故留下不少的 大生 作品。
6、清末最重要的紫砂藝人是誰?
黃玉麟,蜀山人,13歲時師從邵湘甫學習制陶,壺藝高,善于制作掇球壺、供春壺、魚化龍壺等。他是清末最重要的紫砂藝人,被譽為直追明末大家的紫砂藝人。
《宜興縣志》載,其所制之壺, 瑩潔圓湛,精巧而不失古意。又喜制假山,得畫家皴法,重巒疊嶂秒若天成 大富收藏,玉麟得觀彝鼎及古陶器,藝日進,名亦益高,晚年,每制一壺必精心構思,積日月而成。 他在制壺的藝術生涯中,吸收了傳統青銅藝術和古陶器藝術的營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紫砂方斗壺。
7、壺家妙手 之三大為何人?
壺家妙手 之三大是指時大彬、李仲芳、徐有泉。李仲芳、徐有泉為時大彬的弟子。
李仲芳:制壺高手李茂林的兒子,他喜歡文巧艷麗的風格,雖然師從時大彬,但因為性格所致,終還是以文巧成名。這也說明了紫砂藝人個人性格對紫砂藝術的影響。
徐有泉:時大彬發現的奇才,富制作紫砂壺的天賦,又開創精神,制壺很精細。他并非出自制陶世家,小時候喜歡玩泥塑。時大彬見到他捏塑的牛活靈活現的,就決定收他為徒,認為他將來肯定能青出于藍勝于藍。徐有泉有出一般人的敏感細膩,并沒有完全按照時大彬老師的風格去創作。他在制作紫砂壺時,強調泥色和創作新式樣,調配出海棠紅、朱砂紫、閃色、梨皮、沉香、冷金光等泥色,制作了各色仿古器,光貨中見塑性,個性特點明顯。
8、什么是新壺作舊?
在宜興紫砂壺收藏界,很多人喜歡收藏老壺、舊壺,作假者就看中了收藏者們的這種心理,將新紫砂壺作舊后冒充舊壺、老壺出售,從中牟取暴利。新壺作舊是指將新的紫砂壺經過處理,使之看起來像舊壺一樣,然后賣出 老壺 的價格。無論是哪一種將新壺做舊的方法,只要用心鑒別,都能識破。
燒煮法:新壺作舊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使用多的是燒煮法,即將新壺放進濃紅茶湯中燒煮,經過時間后取出來晾干,然后再煮,如此反復幾次,就會將新壺上的光澤除掉,壺的表面變得灰澀默然,看上去像出土的老壺一樣。
埋新壺:這種作舊方法是將新壺直接埋到地下,使新壺自然褪去表面的光澤。
擦拭鞋油:除上述做法之外,作假者還不斷 發明 出來新方法。比如現在流行在新壺上擦拭相同顏色的鞋油,掩蓋新壺的光澤。
調汁涂抹:用濃茶汁、食用油、食醋、醬油、糖等調和成汁,涂抹在新壺的表面,掩蓋新壺的光澤。
9、 門道壺 是指什么?
一件制作好的宜興紫砂壺,要經歷紫砂行業內各種規則的考驗,外行人很難分辨清楚。門道壺有如下幾種:
店號壺:清末民國時期,宜興的制陶業開始繁榮起來,各地的紫砂壺商人紛紛在江蘇、山東、安徽等地開設紫砂壺專營店,故出現了店號壺。曾經繁盛一時的店號壺主要有吳德盛、陳鼎和陶器廠等。燒制店號壺所用的泥料、燒制方法,以及工藝手法具有高的研究價值,而且價格低、實用性強,所以適合收藏。
仿制品:紫砂模仿的傳世器作品被稱為仿制品。雖然是仿制品,但由于仿者本人水平很高,有些作品的水平甚還過原作,所以一般不被視為偽品。
家族產品:家族產品主要表現為師傅用徒弟的作品署名,兒子的作品用父親的印章,這在紫砂壺界是很特殊的一種現象。比如明代紫砂藝人李茂林、李忠芳父子,他們都是紫砂,同時李忠芳又是時大彬的徒弟。李忠芳制壺技藝高,時大彬經常拿來署上自己的款識。
10、紫砂壺如何聽音辨壺?
很多壺友喜歡敲擊紫砂壺,根據聲音來判斷紫砂壺好壞,這不是一種科學的鑒別紫砂壺方法。
紫砂壺聲音沙啞還是清脆主要和燒成?;潭扔嘘P,玻化程度更專業點的叫法是 燒結度 。燒結度高聲音相對較脆,吸水率低,顏色滋潤;燒結度偏弱,則向反,敲擊聲音沉悶,吸水率高,顏色晦澀無光澤。前者有看相,但后者相對容易泡養一點。(來源:網絡,圖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