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制壺與書畫作品一樣,是屬于一個人的藝術成就的范疇,需要作者本人的落款來做身份肯定,同時也是一份鑒定憑證。
鈐印(qi ny n)是中國古代官方文件或書畫、書籍上面的印章符號,即加蓋印章。其意義在于表明所屬者對加蓋印章之物的擁有權、使用權或認可。
通俗意即 蓋印章 ,是書畫等作品在即將完成時的最后一個關鍵步驟,這是中國獨有的特色藝術。鈐印始于北宋蘇東坡,迄今已有一千年的歷史。
落款的位置
紫砂壺上兩處以上的印章,用好了是錦上添花,用不好就和 牛皮癬 一樣破壞美感,所以鈐印的位置十分講究,不能亂來影響整體統一。
通用的落款選在壺蓋內、壺底、壺把或者壺內腹四個部位。
款識大小適宜遵循三點:
一、與壺的大小相協調,壺大款識大,壺小款識小;
二、與所處部位相協調,不奪彩;
三、蓋在底部的款識須比壺蓋、把梢款處大一些。
落款的數量
你有沒有觀察過,你的壺上蓋了幾個章?
雖說現在制壺的章一般出現在壺蓋內、壺底、壺把或者壺內腹,但也有個別特殊情況:如部分印章也會在壺身外部出現。
一把壺上有幾個落款,要視情況而定。
歷來制壺高手和名家對自己所鈐印款都十分重視和講究,所用之印章也涉及到制作者的藝術素養。
知名的藝術大師所用的印章也必定是出自金石大家之手。(作者:藏壺,來源:藏壺人,圖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