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壺讓人上癮,幾乎每個玩壺人都會有這樣的共識。至于原因,這恐怕也是一時難以說清楚的。
那么,我們經常說的玩壺,玩的是什么?又是什么力量驅使我們癡迷于此呢?
尋壺后的意外之喜
想想我們尋壺是不是也是這樣一個境界一個境界走過來的?
愛壺之初迷惘、孤獨,玩壺、尋壺路上執著付出;上過山、下過河;逛過茶城、去過宜興;交過學費,打過眼 兩個境界下來,人也消瘦,錢包也消瘦。但是經過這兩個歷程,偶然一天,驀然回首,當你發現,你心心念念的那把壺就在你眼前的時候,就問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尋到心儀的壺像淘寶,充滿太多不確定性,能不能找到,能不能買到,都是未知數。但一旦有所得,就像寶貝入袋、魚兒咬鉤一樣,那一刻的喜悅、滿足和內心的充盈,恐怕只有玩壺人才能懂。
就像一位壺友所說,得一好壺,可増壽三月。
賞壺時的解讀之樂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一千個人面對同一把壺,也會有一千種不同的解讀。
有的人讀泥:灑金如星光點點、朱紅似云霞瑰麗、梨皮像光影斑駁 好的泥料,總是令人如此著迷。
有的人讀形:方器、圓器、筋囊、花器 無論什么形狀,都是藝人巧思,方非一式,圓不一相。
有的人讀韻:看流把骨架、看協調比例,看線條走勢 所謂的韻,也就是紫砂壺整體給人的感覺,這也是一把壺的精氣神。
尋壺得壺是一種樂趣,解讀紫砂壺在何處動人心弦,在何處做工精巧同樣也是一種樂趣。
玩壺之人,誰還沒點小小的虛榮心?就像練劍的人總要找高手比試一番一樣,玩壺的人也都希望在對紫砂壺的解讀中展現內功和眼力。如果無論誰拿一把紫砂壺來,你只在手中盤玩幾番,便能辨出真假、優劣,或是看出是出自何人之手,又是作于何時,并能侃侃而談,將來龍去脈說得頭頭是道 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啊!
這時候周圍人豎起的拇指和贊賞的目光,不僅是對自己的認可,也是對自己十年磨一劍的回饋。
玩壺時的文化滋養
壺是什么?是物件、是金錢、是茶器,也是歷史、是生活、是理想、是信仰、是哲學、是文化、是世間萬物。
玩壺玩到一定境界,一定不會僅僅停留在壺的實用層次,而是會深入到精神層面,或者深入到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和藝術底蘊中去。
玩壺之人最大的樂趣,便在養壺中見壺日漸光雅,養壺亦是養性修心,繼而在生活中同樣溫潤。
玩壺,心態會得到調整,性情會得到滋養,心靈會得到升華,達到 外適內和,體寧心恬 的境界。
并且,這種恬適的喜悅經久難忘,常常能持續數月、數年不減,每每思之,快慰無比。
其實,玩壺是種私人體驗,在何處快樂,在何處有所得,每個人都會有所不同。(文章來源:純色紫砂文化;圖片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