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使用經久,滌拭日加,自發黯然之光,入手可鑒。
這是紫砂壺泡茶的非常吸引人的一點,也多稱之為「包漿」,在泡飲中,人與壺一樣都會日漸溫潤。
易泡養也是一把好壺的標準,而其根本就在于「泥料」與「明針功夫」。
優質的黃龍山原礦泥料做的壺好泡養,這個是許多壺友都知道的,但有很朋多不知道的是,明針功夫同樣非常重要。
明針
明針是紫砂制作的一個工具,用來在成型生坯表面進行刮壓處理,因材質多為牛角,所以俗稱「牛角片」。
根據作者制作不同壺型的需求,明針也削刮成不同形狀、厚度等,樣式非常繁多,一把壺成型后觀感和精致度,很大程度上是明針的效果。
明針作用
明針,不僅僅是把紫砂壺表面壓平刮整,也會使較細的顆粒(俗稱漿)溢上表面。
同樣的窯溫,明針工藝到位的紫砂壺燒結的程度就高。
燒結到位,不僅顏色周正,而且坯體強度高(不易破碎),紫砂透氣不透水的特性也才能充分展現出來。
古時紫砂藝人曾用一句話來形容明針的作用和工序特性,「脫手則光能照面,出冶則資比凝銅」
雖不像瓷器的施加釉料,但生坯已極有光澤,明針功夫直接關系壺身水色,也直接影響到壺體表面「包漿」的形成。
一把壺明針功夫好壞,出來的壺完全是兩個不同概念,這是手藝人的耐心和細致,壺更易泡養的秘密也就在這明針功夫的高低。
一把真正好的壺,也一定是明針功夫到位的壺,如今在這個人人爭利的當下,能坐穩工作臺細細光明針的做壺匠,殊為難得。(來源:紫砂壺鑒賞與收藏秘籍,圖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