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繪,是紫砂壺最經典的裝飾方式之一,它散發著文人氣息,含蓄又瀟灑,通刻是刻繪中一種特殊的手法。
通刻,就是整壺通體陶刻,這種刻繪遍及壺身的各個部位,如同瓷器繪畫裝飾中的過枝、過墻技法,不是常見的布局,卻顯現出獨特的審美和氣韻。
通刻具體是怎樣的呈現方式,我們以名家傳世通刻梅花器,為你展示紫砂通刻之美。
朱石梅制并刻詩文梅花圖梨形壺
這件梨形壺比例勻稱,造型穩重,胎質溫潤,壺蓋扁圓形,與壺鈕及壺體相和諧。壺體渾圓,斂口,壺把弧線柔美。
壺身整面鐫刻梅花圖,梅開正旺,花朵飽滿,枝葉相互穿插、生機勃勃。
另一面行書題詩文詞句: 分離盡入枯草腸,重逢更顯芬甘香。石梅制 ,
刻款落刀簡練,特別是梅花鐫刻生動,似有暗香飄來。此壺敦厚樸雅,銘文、繪畫頗具文人氣質,工藝獨特,質樸美觀,匠心獨運。
吉安制瞿子冶銘石瓢壺
傳世的 子冶石瓢 ,以楊彭年、申錫及吉安等人制作為主,或秀氣而豐潤,或剛烈而古拙,具體在制作工藝上有著細微的區別。
此壺壺身明顯高挑,泥料用紫泥調粗砂,顆粒隱現如繁星點點,與壺身刻梅相映成趣。
一般所見吉安制石瓢,壺底多鈐 月壺 ,(月壺為瞿子冶號)也有一種說法是 吉安 即子冶本人,此說代考。
徐秀棠刻周桂珍制梅花壺
此壺造型簡練、大方,由徐秀棠大師裝飾。一彎短流,自壺身蜿蜒而出,耳形把,橋鈕。
壺表面圓潤光澤,泥質溫潤細膩,蓋面及壺身飾以梅花,大方秀雅,為壺增添了無限生機。整壺線條至簡卻氣度非凡,整體比例得當,頗具美感。(來源:紫砂壺鑒賞與收藏秘籍,圖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