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值得一說的是,很多收藏家收藏紫砂壺時,并不是依照一定的根據來選擇的。他們感興趣的是被普遍認為好的東西,而不考慮自己的感受。
他們要的是值錢的,而不是精美的;要時髦的,而不是獨特的。因此,也就出現了很多名壺在手,但卻是仿品的窘迫情況。
其次,作品的品質比藝術家的名字更重要,人們不能僅靠耳朵去欣賞視覺作品,僅憑藝術家的名氣來鑒定壺的品質。
名家藝術大師固然能使此壺價值倍增,但是作為我們買家來說,要想買到好壺就必須得熟識與了解一個藝術家,除了他特有的一些防偽標記外,還要對他的作品有所把握。
從泥料、器型、做工、神韻、簽名、章款等方面,去全面衡量、把握。因為造假者很難把每個方面都仿效得毫無差別。往往熟悉以后,一看便知。
有的壺友認為紫砂水太深,奸商太多,太容易上當。
如果你首次接觸紫砂壺,還沒有建立自己的審美體系,那首先應該學會的是檢查壺的基本做工,在買壺之前,其實可以考慮先購置2-3本實用的工具書來認真看看。
一般書上,都會有紫砂基礎的介紹,標準器的參考,審美標準,壺的鑒賞評述等。多看,多聽,多問。
不明白的,盡量向經驗豐富的同好求教。
在對紫砂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再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和計劃尋找購買目標。
在買壺時候,你要了解自己買壺的目的是什么。是用來泡茶修身養性還是收藏或者投資。這是很重要的。
若只是自己泡茶的話,對壺的適茶性要求會高一些,包括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評判標準。如泥料好、窯溫足、實用度高、清理茶渣方面等條件是必須具備的。
若買來收藏或作為投資的,選擇面會相對不同,要考慮包括作者名氣、作品風格、成品時間、系列套組等很多條件。
要從壺的本質出發,投資不可能馬上就能兌現到利潤,所以不怕賣貴,但絕對不能買錯。
馬未都曾說: 這個(收藏)領域沒有神仙。 人性的弱點是會被人利用,事后的總結修正才是萬全之策。
嘮嘮叨叨,詞不達意,無非是想表達:玩壺不是急行軍,除了不被以上幾個誤導之外,還要用心去感受、去了解、去實踐、去付出,才能真正領悟玩壺的樂趣,感受紫砂藝術的魅力。(作者:陳老師,來源:紫砂壺百科全書,圖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