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不解,在大眾印象里,玩壺就意味著 老氣橫秋 ,所謂的朝氣難道不是應該與時尚、潮流為伍嗎?
切莫以為玩壺者都是 兩耳不聞窗外事 ,你必須對各種收藏信息保持高度的敏銳,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時時更新拍賣場的交易數據,自覺跟蹤當今收藏市場的最新發展于變化,頭腦清醒,意氣風發,朝氣蓬勃。
身體和思維,都得時不時地 遛攤兒 。
《了凡四訓》里有句話一針見血的點明了世人劣性: 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因因循二字耽擱一生。
玩壺之前,便是這樣懶懶散散,得過且過,下了班回到家,如同抽大煙一樣窩在沙發上玩手機。
玩壺之后,鉆研越深,越發現自己知之甚少、眼界淺薄,也越能激發求知的欲望。
為一把心儀的壺東奔西走,恨不能拿出十倍的精力去精研古籍,飽閱天下好壺,那種進取的力量真可謂銳氣十足。
薪火穿腸過,快意留心頭 嗜壺如命的陳曼生,想必是深得個中三昧的。
烏紗,算什么東西?皇恩何浩蕩?宦途一秋風。而已。
平凡如你我,大約未能盡驅名利,卻也借得一幅清涼散,以之解酲。因為那一脈悠悠的苦中回甘,滋養著淡泊人生。
茶類隱,酒類俠 ,說的是茶像隱士,而酒像俠客。
殊不知,小小的紫砂壺里,有人能喝得行云流水、風調雨順,卻也有人能喝出刀光劍影、兵戈鐵馬。
風雨旅程,浮沉相依,誰說壺人無豪俠之氣?
何謂好人?就是沒有時間干壞事的人。玩壺的人,壺已成為了他另一重意義上的伴侶,耳鬢廝磨,不離不棄。
下了班,不去外面撒野,馬不停蹄地跑回家侍弄那些寶貝茶壺。
泡一壺茶,相擁相親,讓那溫溫的壺暖著手,一直暖到心里。
啜一口香茗,哇,通體清爽,真的是舒服得哪里都不想去了。
所以,說玩壺能匡扶正義,弘揚正氣未免有些夸大。但至少,玩壺的人,確實沒時間干壞事兒。
收藏是沒有什么捷徑的,唯一的近路就是敢買。只有真金白銀地去購買藏品,當然一定要在買真的前提下,才會發現自己的謹慎以及審美的眼光會越來越高。 曾有資深藏家這樣總結經驗。
經驗豐富的玩壺者,都是早早邁進了購藏的門檻,看準時機,判斷迅速,行動準確,該出手時就出手。
不買東西而一味地看,只能是紙上談兵。實戰才能檢驗判斷力。偶爾 吃藥 ,也是非常好的學習經驗。
于是乎,膽氣,就這么在一次次的購藏中給練出來了。
有靜氣與雅氣之人,自然也就有了和氣。換個角度說,涉一 玩 字,又怎會不和氣?
玩兒界的大拿,似乎都是一個比一個和氣。蔡瀾自詡正業是玩樂,金庸夸他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能以輕松活潑的心態對待人生。
相聲界的捧哏奇才于謙,在 玩 字上堪稱大家,看著也比郭德綱親切厚道、人緣好。
人無癖不可深交 ,想來,有了玩壺的癖好,就更有幾分 人味兒 ,更和氣了罷!
玩壺能養運氣,乍一聽有些 小說家言 。
但細想卻又不無道理,玩壺已養成以上 九 氣,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延年益壽是極有益處的。
俗話說: 笑口常開,好彩自然來。
紫砂鑒賞對于大多數玩家來說,不該執于 鑒 ,而應重于 賞 。能成為一名高明的 鑒客 固然好,但做一個率性的 賞客 也不錯。
玩壺,玩的就是一個心態。唯心,唯我,僅此而已 (來源:創文化紫砂,圖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