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有壺友問起:同樣的兩把壺,泥料一致容量一致,輕好還是重好?關于紫砂壺輕重的問題,壺友們意見不一。
有人認為分量越重泥料越多性價比越高;也有人認為紫砂壺輕說明氣孔完整,認為壺越輕制壺藝人的工藝越好。
這一次我就來說道說道:
在此之前,壺友們要先明白一點:紫砂壺通過拍泥片圍筑的方式成型,那么重量也就由泥片泥條的厚度決定。
話雖如此,但是壺的品質體現在整體造型,泥料,做工這幾個方面上,而不完全在重量上。
制作工藝
一般情況下,紫砂壺泥片的厚度控制在2-4毫米之間,特殊工藝除外。
制壺師傅大多能夠精準的控制泥片厚度,市面上同泥同量的紫砂壺差距并不是很大。
過厚的壺,一般多是學徒新手制壺者常會出現的問題,這是對于泥條把握不好,打的會厚薄不一致,可能一些地方偏薄,有些地方偏厚,一般來說,新手做的壺比較偏重些的。容易成型,身筒支撐性強,可以保證燒制的成品率。
紫砂壺輕重跟壺品質的好壞沒多大關系,不能簡單的說成輕的一定好或者重的一定好。
早期批量生產的手拉胚,分量都很輕,我們能把它說成是好壺嗎?
機車壺很多拿在手里就顯得很重,我們能把它說成是好壺嗎?
我覺得壺的重量只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都是沒有問題的。
特殊工藝
薄胎壺成型、燒制難度都很高,一不留神就會通破,一旦破損也無法修補;制壺藝人需要對泥性和自己的手藝有相當的了解和自信,最大的特點就是輕,胎體輕薄,甚至可以漂浮在水面。
由于薄胎壺成品不易,且透氣性優良,價格也比普通紫砂壺高。但在追求薄胎的同時也不可太過,過薄的壺易碎,如果讓你連茶都不敢泡了,那就失去意義了。
所以說我們不能簡單的以紫砂壺的輕重來衡量壺品質上的好壞,只要合理就好。
紫砂壺重量輕,不是偷工減料,相反,是對制壺人技術的考驗,一般紫砂壺的重量相差沒有那么大。(來源:玉壺冰心小英,圖來源:說茶網圖庫)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