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說幾十年玩壺路上的一些總結:
看壺
懂壺的看壺本身,不懂的看職稱。以我來說,拿到一個壺,不是先看這個壺的作者,而且先看這個壺本身,從泥,工,型入手,一個好壺的意義是精工,好型,好泥,在這個壺的基礎上,再去看款,而不是把款放在前面。
壺價
好壺不便宜,便宜沒好貨。因為做好壺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長,而且對工齡,手藝,壺型理解跟把握,自己的操作,各方面都有要求,所以做好壺花費的時間也長,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好壺很便宜,但是做起來的時間又特別長,那還不如做差壺吧,差的壺,做起來快,同等的時間里,做差壺的收益就快了。所以玩紫砂壺不要想著撿漏。
懂壺
懂壺是玩壺的最終結果,不斷的入壺,然后每天把玩,同種類型的壺在工,型上進行比較,加上多看些名家作品,對壺也會越來越懂,每個人都交過學費,我也不例外,關鍵是最后自己學到多少,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話說回來,人不管干什么,心態很重要。
就拿玩壺來說,首先不管價格.款識如何,往開了想就是一把泡茶的器皿,只有泡出茶的韻味兒才是硬道理,假如買一把壺天天想著那天升值,那就有點累了,玩壺的樂趣全無。
對于作者來說創作出好的作品是氛內之事,市場是最好的考場,滿腦的銅臭那是做不好壺的。同樣的,我們買壺人,一旦滿腦子升值漲價,你所結識的,所尋找到的,一定是到處宣傳自己的壺可以漲價、可以升值的那些人,那樣是買不到真正的好壺的。
真正的紫砂匠人往往固執、緩慢、少量、勞作,但是這些背后所隱含的是專注、技藝、對完美的追求。世界再嘈雜,匠人的內心絕對、必須是安靜安定的。我們作為玩壺者,也只有將浮躁的心放下,才能理解、觸碰到這些真正的紫砂匠人、優秀的紫砂作品。
作為入門者,一把壺的狀態好不好,看哪里呢?
1.壺鈕
壺鈕的大小和形狀要便于拿捏。壺鈕氣孔與壺嘴口徑的比例要得當。
2.壺蓋
壺蓋的形狀(花貨和特殊壺型除外),要盡量選擇不易積垢、易于清理、利于擦洗的式樣。座片邊緣和壺口 坨子 的內、外邊緣,線條要鈍化為倒角或圓角,不致在輕微磕碰后形成缺口。
壺蓋子口的高度,一般的壺以大于1.5厘米為宜,口蓋大的壺不應小于1.8厘米,這樣傾壺出湯時才不會有 落帽 之憂。
3.壺流
壺流尖、長、薄,則嬌嫩;壺流粗、短、厚,則堅實。流管內要干凈平滑。壺流根部的位置接近壺底,則水壓充足;接近壺口,則水壓欠缺,出湯時壺身傾角就得加大,致使從口蓋處溢水的可能隨之增加。
4.厚薄
壺的胎體厚度(薄胎壺除外),以0.3-0.4厘米左右為佳。既符合古樸雅拙的厚重感,又有足夠的強度抵御不可預計的意外磕碰。
5.出水孔
獨孔 出湯攔不住碎茶; 球孔 難于清理; 網孔 較為適用。網孔各孔要分布均勻,網孔中心,應與壺流中心對齊。網孔的孔徑以不小于0.3厘米為宜。
6.壺底和內壁
推墻刮底 要到位,表面要干凈平整。
什么樣的壺是好壺?
一把好的紫砂壺必是:好看、耐看、有意味。
顧景舟認為好的紫砂壺,應該是 形、神、氣、態俱佳 。
形 ,是指壺的外形、輪廓、面相。
神 ,是指壺的神韻,精神面貌。
氣 ,是指壺的氣質,主要指壺的用料、色彩及各部牛搭配。
態 ,是指壺的儀態,即壺的高低、胖瘦、陰柔或大小等。(來源:品茶論道,圖片來源:說茶網圖庫)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