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曼倫(1942-)
江蘇長宜興人,1958年進宜興到國翻腿紫砂工藝廠,師承紫砂花貨大師朱可心,后常受顧景舟、蔣蓉的指導。1982年謝曼倫印開始從事專業創作設計與制作,先后推出70來件新作和精品,作品構思新穎,優雅完美,穩重純樸,嚴謹周正,有濃郁的現代生活氣息,尤喜以梅竹入壺。曾多次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出訪制作禮品。作品有: 艷竹壺 、 柱礎壺 、 桑寶壺 、 璧玉如意 等。
儲立之(1943-)
宜興和橋人。195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學習雕塑,同年9月入南京藝術學院深造,1961年畢業后隨吳云根學習制壺技藝,具備了一定的紫砂藝術造詣,并形成個人風格。作品形式和表現手法多樣,題材廣泛,無論砂藝造型及陶儲立之印塑都十分注重題材的內涵,意境深邃。其壺藝作品古樸典雅、線條簡練,富有韻味。陶塑作品人體結構嚴謹、衣紋流暢飄逸,個性突出。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深獲好評。
張紅華(1944-)
出生于圈陶業世家1958年進紫砂工藝廠學感銷藝,師從王寅春,后得顧景舟悉心指導,接受了最高層面的制陶技藝和構思理念的藝術熏陶,融各派精華,自成張紅華印格,造型多變。1983年進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造型設計進修班學習。從業數十年,創造新品百余件(套)。與劉海粟、范曾、張守智、韓美林等合作,多次為國家領導人外交出訪制作禮品。作有: 十五頭志泉咖啡茶具 、 帆壺 、 秦權壺 、 上新橋壺 、 古玉壺 、 華天壺 等。
毛國強(1945 )
字一粟,生于江蘇宜興紫砂世家。195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任淦庭。后墨受書法家陳天然沙曼翁指教。陶刻創作既有傳統功力,又獨具個性。出毛國強印版有《毛國強作品選集》、《毛國強紫砂書畫藝術》。作品多次參國內外展覽,并為博物館、藝術館、中南海紫光閣收藏。作品有 夔紋壺 、 神州提梁壺 、 心經壺 和 四件書法掛盤 等。
潘持平(1945-)
1958年進紫砂中學,啟蒙老師為潘春芳,1961年師從徐盤大、陳福淵學制花盆,1964年由顧景舟直接指導,突擊生產大花盆。1981年底進紫砂研究所由顧景舟親自指導專攻方壺。曾學習于中央工藝開圖題美院陶瓷造型制圖班。作品渾厚古樸,挺拔有力。代表作有: 小長方雙腰線7R4盆 (顧景舟設計)、 金字塔壺 四足方壺 、 方鐘壺 、 大磚方壺 等。
沈漢生(1946-)
筆名石羽。中國陶瓷藝術學會會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高級工藝師。
1959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范澤林、談堯坤學習刪陶刻,1960年轉到任淦庭門下學習。他的陶刻作品和茶壺,沈漢生印注重陶藝潛質的挖掘和提練,質樸自然又深沉博大,透溢著一股濃郁的書卷氣。致力于紫砂雕刻與書畫合璧的壁飾創作,其人物掛盤、扇面、葫蘆、魚形、對聯屏條等二十種壁飾,風格卓異,意趣橫生。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均獲行家和收藏家的好評,還經常被選為出國禮品。陶刻 百壽瓶 和陶刻 竹簡茶具 ,均獲1984年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獎。
徐達明(1952-)
出生于宜興紫砂世家,從其父徐漢棠學藝。1987年進中央工藝美回院陶瓷系深造學習。創新意識強烈,作品明快簡潔,內涵豐富,作品有 唐羽組壺 、 白首齊眉壺 等。
本文節選自《紫砂入門十講》,作者:徐秀棠,山谷,文字由說茶網錄入
注: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