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一款做工優良的紫砂壺,抽象籠統來說,可以用 形神兼備、氣勢不凡、體態優美 十二個字來形容。具體來講,泥質是紫砂壺入目,美感的第一要素,也是后期使用過程中增添美感的主要因素。其次,一款好的紫砂壺在外形上必定具備良好的輪廓、品相,作品還承載了制壺人內在的精神氣韻。
鑒賞紫砂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鑒賞紫砂壺,可以從五個要點契入,即 泥、形、工、紋、功 。
【泥】
泥,即紫砂泥,紫砂泥是紅泥(朱砂泥)、紫泥、本山綠泥的總稱。不同紫砂泥料的特性,用不同泥料所制紫砂壺的泥色特點。紫砂泥的精粗優劣從根本上決定了紫砂壺的品質,鑒賞紫砂壺,首先要看的就是泥質。這就是為什么一些存世老壺的泥色越發溫潤,除了后期養壺得當外,本身的泥料優質是首要原因。
成壺品質的高低,由泥料本來的品質、制作者的工藝和燒煉的火候共同決定。品質優良、制作工藝純熟,燒煉適當制出的紫砂壺,色澤溫潤、古樸典雅、滑而不膩,手感良好。經由泡養,顆粒質感圓潤,豐滿,砂感很強。
【形】
形,即紫砂壺的器型。紫砂壺的造型千姿百態、包羅萬象,后人在總結、分析紫砂壺的造型時,歸納出 花貨 光貨 筋囊 三種概念。這三種形態的壺,無論哪種都風姿卓越,包含著紫砂壺獨有的風韻和內含。各類紫砂壺具體的造型圖鑒,可參考說茶網(微信公號:ishuocha)轉載微信公號 一茶 的《多圖|史上最全紫砂壺圖鑒》一文。
好的紫砂壺,外形輪廓線粗細均勻,過渡自然,高低平整,既有形又能聚其神,其形態自然外露出一種感染力。
【工】
工,即制壺的工藝。同樣泥料、器形的紫砂壺,由于做工不同,其價位和審美價值也會有天壤之別。
紫砂壺造型的特點是非常注重點、線、面的美感。一把好的紫砂壺,必定是點、線、面交代得清楚、流暢。其次,一把做工好的紫砂壺還必須有神韻,紫砂壺,尤其是 光貨 以 肥 為美,無論方壺還是圓壺,好的壺一看就有張力,讓人感到有力度而且飽滿。
用火焙燒是紫砂壺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因此在火候的把握上要尤其注意。焙燒時,火候 過火則老,老不美觀;欠火則稚,稚沙土氣 。一旦火燒過了頭,壺就會發泡,變形變色,嚴重的,泥坯甚至有如出籠發泡的黑饅頭,全無壺形;而火候不到,往往出現 夾生 之色,壺無光無彩,后期養壺也出不了效果。
【紋】
紋,即紫砂壺的裝飾,包括提名、印款、刻畫等。鑒賞紫砂壺的紋飾能起到三個效用:一是通過提名、印款知曉紫砂壺的作者是誰,或提詩鐫銘的作者是誰;二是紫砂壺的紋飾能夠增加壺本身的美感,增加賞壺人之雅興;其次可以通過紋飾,鑒別名家落款鐫銘的真偽;二是從藝術審美角度欣賞,印款、題詞的內容和鐫刻的書畫。
具體來說,紋飾內容包括 花貨 類的浮雕、貼雕; 光貨 類的線條; 筋囊 類的紋樣;鑲嵌作品的材質、圖案、位置;如果是陶刻,就要看其銘文內容,文學內涵,書法、金石、繪畫藝術功力及謀篇布局和鐫刻用刀的精到等。
【功】
功,即紫砂壺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實用性強的紫砂壺,壺蓋密封性好,用手摁住蓋上的氣孔,傾倒裝有水的壺時,壺嘴流不出水來;其次,倒水時壺蓋不易外翻跌落,壺嘴出水流暢、壺嘴不留涎。上好的壺出水,有 七寸注水不泛花 之說,就是指提起茶壺七寸高,往容器里注水不會四濺水珠,表明出水流暢有力。另外,出湯完畢,茶壺一收嘴,茶湯就斷流。最后提起壺的時候是否省力舒適,也是壺實用性強的表現。
綜上所述,在鑒賞一把紫砂壺,不僅要注重賞析紫砂壺的泥色、形體的流暢美觀,還要賞析紫砂壺工藝的精到和紋飾的優美。最后,一把壺要凝練柔美有神韻,就必需得養,養壺離不開用壺,這就需要將壺融到日常生活所用,而非束之高閣。歸根結底,擁有良好的實用性,才是一把好壺的落腳點。作者|夏七,說茶網(公號ID:ishuocha)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
注: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