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回顧一下 三山齊 的含義:壺嘴、壺鈕與壺把三點齊且要居中,壺嘴與壺把的重量、比例要協調,則稱為 三山齊 。
茶壺結構圖
有的壺友把壺蓋去掉,將壺倒扣于桌上看是否會晃動,用此來判斷三點是否一線,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如果平時把玩茶壺比較多,就會發現運用 三山齊 標準來衡量水平壺、仿古壺等傳統圓形茶壺來說是比較合適的;而如果是一些特殊壺型,則需要另當考慮。
如果壺身是個沒有頸的形體,則被稱為 單口 ,如柿子壺等。這種類型的茶壺在安裝壺嘴時,必須高于壺口三至五毫米,正好使壺流的下唇與壺口取得水平 如果壺流上端與壺口平齊,在注水至壺內水滿時、水就會從經壺流自動溢出了,這便不符合標準。
民國俞國良柿子壺
常見的茶壺如果按照造型劃分,可分為圓器、方器、花器和筋紋器四大類。雖然不同的壺型看起來 大同小異 ,但事實上從選料到創作都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從工藝上也有著不同的要求。所以,用 三山齊 一個標準來衡量所有的茶壺,顯然是不合理的。
上新橋
三山平不平 是很多壺友關心的問題 這也是紫砂界爭議比較大的問題之一。請注意這與人們常說的 三點一線 不是一個概念 經常有初入門的朋友混淆概念。怎么看 三山 ?也就是說把壺蓋子拿掉,然后倒置紫砂壺于平面桌上,看看壺的流、壺口、壺把能否平齊。無數關于紫砂的典故以及網絡論壇高手的文章也都強調壺一定要 三山平齊 ,否則不是好壺,負責任的說這個跟壺好不好沒有關系,我就一直堅持不同意這種主流的看法。
用專業一點的語言來說,茶壺是兼具實用性與欣賞性的手工藝品,設計必須兼顧實用功能及體現美的形式法則。壺身造型決定壺流的位置,壺把一般是為了與流取得對應。如果 三山平齊 ,某些款式的壺就不好看,或者出水不爽。更多的時候,當你灌滿水的時候,壺還沒拿起,水就自然從壺嘴流出來了,為什么呢?就是因為 三山平齊 導致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必須有意識把壺的流安裝超高一點。
注: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