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砂中,朱泥壺因其細膩紅潤,有嬌艷高貴之感,而廣受壺友們的喜愛,而在朱泥壺的領域中,有四位名家大師,對朱泥壺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在如今也有很多壺友用著他們款式的朱泥壺,他們就朱泥四大高手:惠孟臣、惠逸公、張君德、陸思亭。
惠孟臣
惠孟臣,乃是明清時期的制壺好手,尤以朱泥作品為最。
其工藝手法洗練,富節奏感,尤其是壺的流嘴,不論長或短,均挺俊勁拔,有著與眾不同的鮮明特色。
壺體光澤瑩潤,胎薄輕巧,線條圓轉流暢,成為孟臣壺突出的風格特征。
孟臣所制水平流嘴的朱泥小壺,特別適合于飲功夫茶,也因而風靡南國,其時有『壺必孟臣』一說。
孟臣款朱泥壺后來逐漸成為水平壺的代名詞,歷代紫砂藝人摹作不絕如縷,且皆多以孟臣為款,精品代出。
以致如今孟臣此款已經不是作為作者的款識,而是作為一種壺型款式、品牌流傳開了。
惠逸公
惠逸公,清朝著名紫砂藝人。
惠逸公生于清雍乾年間,他大小壺兼制,以工巧聞名,后世將他與惠孟臣并稱為「二惠」。
逸公書法楷行草書俱備,楷書尤有唐人遺意,而竹刀鋼刀俱備,刻鐫或飛舞或沉著。其壺泥色最奇,小壺亦有佳者,莫若手造大壺之古樸可愛也。
逸公款漢方壺用調砂朱紅泥制小壺,取華鳳翔之壺式,制器尤精,艷麗秀雅。
比例端莊,嘴似方,貼身胥曲流暢,細方把透出靈氣,逸公擅制小壺,上追惠孟臣,泥色最奇,小壺佳者則長于工巧。
逸公款朱泥梨皮扁腹壺朱泥精煉,窯燒成熟呈梨皮狀,胎薄工精。
線條渾樸飽滿,氣度大方。底款刻字: 伴客談清夜,逸公制 。
張君德
朱泥壺中有『君德』一式,因壺工張君德而名。
呈鼓腹矮梨形,三彎流朝天,圓環把,截蓋圓珠鈕,捺底,胎薄均勻又制作精巧,手感順滑,十分討喜。
《陽羨砂壺圖考》記載: 嘗見傳器,僅鉆楷書君德二字,造功極精。
矮梨式,壺體精雅溫潤,泥性油亮,紅而不媚,意態可人。
壺身扁而不塌,身淺且口闊,三彎壺流與壺口高度持平,出水順暢。
陸思亭
陸思亭,清初陶人,與君德一樣,其所制思亭壺同樣為如今的一款經典朱泥壺式。
所制作的梨形壺個性十足,猶如少女亭亭玉立而不失端莊、穩重,俊秀而不失典雅,廣受壺友喜愛。
線條鼓腹飽滿,壺流與壺把制作纖巧秀麗,宛若美人纖纖玉手。
蓋體飽滿嵌入壺口,寶珠鈕,小圈足,整體比例協調,線條柔順妍雅,口蓋密實,做工精致。
一把泡養好的朱泥壺,紅潤細膩,溫潤可人,了解這四大家之后,你是不是也對朱泥壺心動了呢?(來源:紫砂壺鑒賞與收藏秘籍)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