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句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要想好看,總是需要裝飾,紫砂壺也不例外。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紫砂裝飾工藝。
1.陶刻裝飾
陶刻是用刻刀(鋼刀或竹刀等)在紫砂壺生胚表面刻上文字或圖畫,進行裝飾的一種技法。
主要包括 印刻 和 空刻"兩種。其中 印刻 也稱為刻底子,清刻。是用過刀法依據(jù)墨稿在壺壞體上鐫刻,并保留筆勢原貌。
空刻 指的是不打草稿,直接在壺上刻繪。
絞泥是紫砂中的一種特殊工藝,即將幾種不同的泥分別打成泥片,然后疊在一起一絞,再橫向切絞過的泥,重新拍泥片,使其呈現(xiàn)多種色澤相交融的紋理。
形成自然花紋,似木理紋、小波紋、花石紋、蝴蝶紋和流云紋等,可使壺體讓呈現(xiàn)出或抽象或具像的神奇效果。
3.描金裝飾
描金又稱 鎏金 。是用金粉調(diào)成糊狀,根據(jù)設(shè)計圖案在燒制成品壺上描繪,再經(jīng)過600 800℃的低溫烘烤。
清描金堆塑紫砂壺
藝術(shù)效果華麗光鮮,紫金相輝,古時一般用在貢品紫砂壺和外銷紫砂壺的制作上。
4.髹漆彩繪
主要是在素胎紫砂器上髹以黑漆、朱漆等,然后再加以彩繪,經(jīng)百年光陰依舊金碧輝煌。
5.雕漆裝飾
雕漆,又叫剔紅,在紫砂壺表面髹數(shù)十道大漆,再用刻刀在漆層上剔刻出精美的花紋圖案。主要作為宮廷用品,極為珍貴,民間很少見。
6.泥繪裝飾
即是用紫砂泥化為泥漿,利用壺胎的附吸能力進行堆雕繪刻。
泥繪分為本色和異色兩種,本色即用和壺身一樣的泥料,異色即用不一樣的。
7.貼花裝飾
貼花裝飾方法,多用作花塑器上,用泥漿粘貼,裝飾在壺身上,壺蓋、壺把、壺頸等等位置。
運用相同的泥色或者不同的泥色來裝飾壺體,富于觀賞性,不同的器形和造型在貼花的運用上視裝飾題材來定,形成效果也不同。
8.鑲嵌裝飾
借鑒銅器中的 金銀錯 工藝,先在紫砂坯上圖形凹槽,燒成后嵌入各種材料,再銼平磨光,使紫砂器上展現(xiàn)出鑲嵌形成的精美紋樣。
多用玉、金銀、瑪瑙、象牙、珊瑚、紅木等名貴天然材質(zhì),展現(xiàn)華貴精致,富麗堂皇的效果。
9.包金屬工藝
包金屬裝飾
將金、銀、錫、銅等金屬加工成薄片,一般包裹在壺嘴、鈕、把、蓋以及口沿處,既可保護包裹部位的碰擦損傷,又增加藝術(shù)觀賞的效果。
10.釉彩裝飾
彩釉裝飾始于清代康熙年間,在燒過的紫砂壺上用釉彩繪圖或滿壺掛釉,再經(jīng)800 850℃第二次燒成。有五彩、琺瑯彩、粉彩、藍白彩、點彩、爐鈞釉等。
爐鈞釉裝飾
以上就是紫砂壺最常見的10種裝飾方式,簡單了解一下,買壺時才能更顯內(nèi)行。(來源:砂海墨韻,圖來源: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