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因其顏色紫紅、輕靈透氣,泡出的茶湯不失原味,被歷代文人雅士視為飲茶的最佳器皿,出現了一批批制壺高手,使得紫砂壺不僅成為藝術品,亦逐漸納入收藏投資家的視野。
紫砂壺是具有藝術氣質的實用品,既能適于生活,又能裝飾生活,還能陶冶性情,可稱為 氣質工藝品 。
看待一把紫砂壺:
首先是觀其形,視其態,察其大勢。即是說,面對一把壺,需觀察它各方面的比例是否協調均衡,需觀察它明暗面的技法處理是否自然天成,需觀察它空間與實體的虛實對比是否強烈有序。
其次是析其體,判其線,考其布局。即是說,面對一把壺,需注意它點、線、面、體的搭配是否合理,需觀察它外輪廓線的緩沖過渡是否天衣無縫,需注意它流、把、口、身、底、足、蓋、鈕等的配置是否精當。
做壺練手練到熟時,尤重練心,心熟、手熟,其壺神也熟。 怎樣才是一把好壺? 隨著時間歲月的推移,經得起推敲、永放光彩的是佳作、是好壺。
好的作品創作時特輕松,其實是前面已付出了辛勞的積累。天資、才情,外加鉆研傳統,多看傳統優秀實物及圖片,從中提高修養,充實底蘊,豐富構思,不斷更新,是作壺人內在應具備的條件,創作精神才能旺盛,靈感才能觸發。
茶事為何盛?
現代生活發展需休閑性、愉悅性、康樂性。茶藝則利用茶的品味,紫砂壺的造型藝術個性,環境的不同品格,泡茶的不同情趣,創造和拓展了茶事的整體藝術性。含蓄、質樸代表了紫砂壺之特點,再加上意境傳神、有神韻才是紫砂壺的精髓。
光貨壺身、嘴、把連接上不難,而難在連接后是否協調,是否有神,連接皆有之,有神者得用心求之。做壺者總期待作品能早成功,工作時需全神貫注,要需時間坐得住做壺,在壺界充滿商品性時,我認為誠實、求索,更具有誘惑力,更有追求。
光貨壺簡潔明快,可為寫意者。貴不在其簡,更貴在簡外之工。
花貨壺要做出活力,做出生機。做得死僵無生氣,即違背了花貨壺的本旨。
藝術貴獨立,傳統的優秀造型是從前的,也是未來的。在神清氣爽、心氣平靜、知己在座的境地中格外能領略優雅的紫砂壺情趣與茶的滋味。(來源:紫砂壺玩家,圖片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