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隨流水惹香茗,身似閑云捕茶清。
茶賦云:茶道精神,純雅禮和。純為其本,雅為其韻,禮為其德,和為其道。
茶茗集天下數千年之精華,潤深山,滋太虛;承玉露,受豐壤;吮朝曦,汲月華。點深山之黛,吐靈牙之綠,韌風雨之狂,傲霜雪之寒。沐日月兮以茁長,浴雨露兮以滌身。嗟乎其懸于紫砂有蓮華之潔,飲于內腑有靈藥之功,于口鼻卻似聞天籟之音,三月不知肉味。甘潤悠柔,氤氳無色,飲中至純也。
琴棋書畫詩酒茶,文人之雅,壺中茗者,不動聲色,亦有雅人深致,閑轉手中垢茗盞,猶似紅袖添幽香,從來佳茗如佳人。“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茶不釀卻香潤唇齒,茗不酣卻醉薰身心。無論牛飲鯨吞,抑或慢嘗細品,自可飲出其雅趣,心下自省快活。蒙蒙漠漠又霏霏,舒舒卷卷有余情,品茗賦詩,飲中高雅也。
茶性清,色秀,味淡,德厚,故有三杯,七碗之故。其德高潔,無須攀月桂,不假樹庭萱;其德高雅,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大瓢貯月歸春甕,一牙之葉,孕乾坤之氣;小勺分江入夜瓶,一毫之末,育天地之味,若花中之蘭,兼枝中之竹。品飲者,其氣靜,其心和,其感深,其悟至,其德尚,茗者,兼之,飲中禮德者也。
天地之分陰陽,以和為貴,茶承豐壤以茁壯,受甘霖以香靈,集天地之華,韻陰陽之道;和天下之靜,清,香,遠。飲之,氣定而神閑,心寬而人和。飲茶即品人生,甘苦冷暖,自心自知,苦后甘甜,甘中微苦,茶之道,即人之道,不盈不虧,而后足也,乃其和也。
自華悅咖啡廳工作一月有余,見客來客往,而手掇之茗未變,然盞中茶色各有深厚,味應是各有濃淺。世間之萬物時時有變,以一心悟之,則大觀也,千萬殊途亦歸于一道也。
蒼耳潦草亂筆,勿笑。
我喜歡喝茶,喝真正屬于我的茶,你呢?
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喜歡上了喝茶,而且很奇怪,從不喝濃茶。人說茶愈泡愈香,而我卻覺得越濃反而教苦。所以,從第一次喝茶開始,便漸養成了一種習慣,放茶葉時就那么一丁點,寧可多換幾次,也不愿嘗到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