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喝茶
魯迅先生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
魯迅先生的喝茶境界叫人膜拜,但卻不是我輩輕易能夠體會得到的,換言之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是難以抵達這樣的境界的。
喜歡喝茶,只是一種自然隨意的飲茶而已。
一解渴,二知味,三怡情。
喝茶就是“忙里偷閑,苦中作樂”。
每個茶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凈土,可容花木,可納雅音。
日日在此間醒來,不問凡塵,靜心享受其中!
喝好茶
好茶的唯一標準:你自己覺得好喝的,才是好茶!有人覺得這不就是句廢話嗎?
不然,好多人迷失在虛妄中,忘記了茶的根本,它就是讓人喝的一種飲料,好喝是茶之所以存在的第一理由。
世上沒有一模一樣的人,也沒有一模一樣的茶。
所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每一樣茶,之所以存在,必然有喜歡它的人。
無論,苦、澀、甘、甜、剛與柔;無論,綠、黃、白、青、紅與黑。
只要有人喜歡,它就會存在。
一種茶如果沒人喜歡,它必已消亡,今不得見矣。
茶喝好
茶價格有高低,但無貴賤之分。
君不見,昔日邊銷的黑茶,如今價格高得令人咋舌。透過價格,看價值。
茶的理化本質,內含物質,是不會隨著價格而有所變化的。不以聽人說,這是幾萬的好茶,這是多少年的老茶,就覺得它好喝。
照自己的內心,讓你的味蕾和身體告訴你,你是否真喜歡,是否是要喝的好茶。
茶首先要讓喝茶者覺得好喝,才會天天喝,由茶而來的文化自由心生,自然而然,無需刻意去推廣。
如果讓人覺得像喝中藥一樣難喝,自會排斥,何來文而化之的機會。所以,首先好喝,才能談文化。
其次,還要會喝,適可而止。
了解一些基本的茶知識,懂得一些基本的泡茶技巧,能更好的喝好當下一杯茶,不增不減,不過量又恰適身心。
或者時時跟隨著茶百科的腳步,慢慢的會更多的熟知茶品、茶情、茶技、茶道、茶文化,更能得心應手的茶喝好。
喝茶好
茶,是一種飲品,她能給人帶來愉悅、帶來健康。
茶以極強的包容性,征服了全世界。越是柔的東西,越有侵略性,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喜歡它。
一個“茶”字,“簡單”得只是人在草木間,一個茶字的“文化”也能貫穿上下五千年,飄逸閑適的“人在草木間”。
優雅豐富的文化,在日積月累的喝茶過程中,若能靜心品茶,那她會慢慢的在你的的骨子里,印入風雅!
愛喝茶,愛茶,不一定要有多極品的茶,不一定要有多稀有的茶具,不一定要認識多大的大師,不一定要張口閉口就是某某限量茶,這不一定是真趣味。
遇茶喝茶,為自己喝自己喜歡的茶,能靜心與自己喝茶,這才是最美妙的。
喝茶,不一定要多懂茶,喝一種愜意,恬淡閑逸,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不是也很好嗎。
喝茶喝爽了,才是愉悅的事。愉悅之體,才能讓人收回靈魂,靜心品茗,風雅自來,何須附庸?
鼻聞眼觀舌嚼心感受,在這當下,關起心門,拋棄繁華。
沉醉于喜好的一盞茶,感受它的香滑、沉靜,靈魂會自覺的與心對話,談的不一定是哲學與禪修,或是生命與文化。
但會是生活的光華,一盞茶的時光,以茶自省,一年兩年、三年…
內心會告訴你謙卑、積極、誠懇、簡單才是生命的精華,茶一直都在幫你潛移默化。
愛喝茶,常喝茶,喝好茶,茶喝好,喝茶好,以茶為介,與內心對話,總結昨日,做好今日,靜待明日,完善自己,骨子里自得風雅,氣質里滿著你走過的路、品過的茶香……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