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一壺茶,茶氤繚繞。
一杯清淡,一杯苦澀,一杯回甘,個中滋味,心境不同,茶心各異。
所謂茶心,即感悟之心,隨品者身境不同,而變幻出茶與人的意韻交融。
品茶宜靜,靜中可觀萬物,靜中可觀世界,靜中可觀人生,靜中可明自心,如是,便生出禪茶一味的境界。
禪亦為靜,一葉是禪,一味是禪,一心一念更為禪。
禪茶一味是個境界,而品茗,也有其三重境界,一和、二靜、三雅,即:“去濁,滌煩,生境。”
和,山野之物,沐天地之精華,浸天地之靈氣,不惹塵埃,觀之,自然生相,和合而生。靜,茶有草木之靜,用心品之,無欲則靜,飲之,心生寧靜,靜虛之中淡雅心性。雅,茶道通佛禪,雅即修身,與品中看人生,與品種看修為,脫俗方可深諳茶道。
茶心可通禪,釋義更是精妙,禪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若與茶,可變通為“看茶是茶;看茶不是茶;看茶還是茶。”
意思是,初喝茶水,不識品味,人云亦云。喝茶越多,能品茶之優次,常有魚目混珠之茶參合其中,茶心也就不再單純,或只選其中一種飲之。若到深處,需茶心頓悟,一茶覺悟,品茶是品心,何為茶,一切為茶。
正可謂茶心“淡——濃——淡”之回歸。
其實啊,茶心即平常之心,品茶即是品心,品出一份閑適,品出一份心境。與風雨中,品茶聆聽,雨打芭蕉的心境。在寂靜中,品茶隨心,云卷云舒的閑適。
也有人說:“茶心就是放下。”
放下沉浮,放下繁華,放下自我。
放下,茶心只與“壺中乾坤,杯中日月相伴。”
放下,一壺茶心,兩腋生風。